出自宋代歐陽修《醉翁亭記》:
環(huán)滁皆山也。
其西南諸峰,林壑尤美,望之蔚然而深秀者,瑯琊也。
山行六七里,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于兩峰之間者,釀泉也。
峰回路轉(zhuǎn),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,醉翁亭也。
作亭者誰?山之僧智仙也。
名之者誰?太守自謂也。
太守與客來飲于此,飲少輒醉,而年又最高,故自號(hào)曰醉翁也。
醉翁之意不在酒,在乎山水之間也。
山水之樂,得之心而寓之酒也。
若夫日出而林霏開,云歸而巖穴暝,晦明變化者,山間之朝暮也。
野芳發(fā)而幽香,佳木秀而繁陰,風(fēng)霜高潔,水落而石出者,山間之四時(shí)也。
朝而往,暮而歸,四時(shí)之景不同,而樂亦無窮也。
至于負(fù)者歌于途,行者休于樹,前者呼,后者應(yīng),傴僂提攜,往來而不絕者,滁人游也。
臨溪而漁,溪深而魚肥。
釀泉為酒,泉香而酒洌;山肴野蔌,雜然而前陳者,太守宴也。
宴酣之樂,非絲非竹,射者中,弈者勝,觥籌交錯(cuò),起坐而喧嘩者,眾賓歡也。
蒼顏白發(fā),頹然乎其間者,太守醉也。
已而夕陽在山,人影散亂,太守歸而賓客從也。
樹林陰翳,鳴聲上下,游人去而禽鳥樂也。
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,而不知人之樂;人知從太守游而樂,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。
醉能同其樂,醒能述以文者,太守也。
太守謂誰?廬陵歐陽修也。
注釋參考
釀泉
泉名。在今 安徽省 滁州市 西南。 宋 歐陽修 《醉翁亭記》:“山行六七里,漸聞水聲潺潺,而瀉出於兩峯之間者, 釀泉 也。” 趙瑞蕻 《瑯琊山行》:“未到 醉翁亭 我已有些醉意,因?yàn)槟卿?釀泉 令人迷戀?!?/p>
山肴野蔌
亦作“山殽野蔌”。野味和蔬菜。 宋 歐陽修 《醉翁亭記》:“山肴野蔌,雜然而前陳者,太守宴也?!?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馀韻》:“你的東西,一定是山殽野蔌了?!?/p>成語解釋肴:熟的魚肉;簌:野菜。指山中的野味和野菜。山肴野蔌出處宋·歐陽修《醉翁亭記》:“山肴野蔌,雜然而前陳者,太守宴也?!笔褂美浣袢针y得二位將軍到此,山肴野蔌,且權(quán)當(dāng)接風(fēng)。
雜然
(1).聚合貌。雜,通“ 集 ”。 宋 文天祥 《正氣歌》:“天地有正氣,雜然賦流形?!?清 徐乾學(xué) 《<震川文集>序》:“虛氣浮響,雜然并作?!?郭沫若 《殘春》二:“默默地坐在火車中,種種想念雜然而來?!?/p>
(2).混雜貌。 宋 羅大經(jīng) 《鶴林玉露》卷十二:“充 仲宣 ( 王粲 )之賦,當(dāng)與 子美 ( 杜甫 )《岳陽樓》五言、 太白 《鳳凰臺(tái)》長(zhǎng)句同帙而共編,不當(dāng)與 張翰 思 吳 之嘆、 班超 玉門 之書、 馬援 浪泊西里之念雜然為一議狀也?!?明 王守仁 《傳習(xí)錄》卷上:“錫鉛銅鐵雜然而投,分兩愈增,而成色愈下,既其稍末,無復(fù)有金矣?!?/p>
(3).雜亂貌。《新唐書·韋湊傳》:“乘輿將行,或曰‘ 國(guó)忠 死,不可往 蜀 ,請(qǐng)之 河 隴 ’,或請(qǐng)幸 太原 、 朔方 、 涼州 ,或曰如京師,雜然不一?!?宋 蘇軾 《論時(shí)政狀》:“近者故相舊臣、藩鎮(zhèn)侍從雜然爭(zhēng)言其不便。” 艾蕪 《烏鴉之歌》:“谷地上面一時(shí)靜寂的天空,便雜然響起了許多翅子閃過的聲音?!?/p>
(4).都;共同?!豆騻鳌こ晒迥辍罚骸爸T大夫皆雜然曰:‘ 仲氏 也。’”《列子·湯問》:“雜然相許。” 張湛 注:“雜猶僉也。”《新唐書·李愬傳》:“會(huì)雨,自五月至七月不止,軍中以為不殺 祐 之罰,將吏雜然不解?!?/p>
太守
太守 (tàishǒu) 漢朝設(shè)立的一郡最高行政主管官吏。隋唐后的刺史、知府也別稱太守 prefect 太守即遣人?!獣x· 陶淵明《桃花源記》 太守自謂也?!巍?蘇軾《教戰(zhàn)守》 太守與客來飲。 太守宴也。歐陽修名句,醉翁亭記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在集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