向來所歷峰,下視皆積塊
出自宋代項(xiàng)安世《高臺寺》:
高臺夫如何,山后此為最。
手摩白云頂,足躡飛鳥背。
我從樟樹來,上上八十里。
向來所歷峰,下視皆積塊。
空中聞夜雨,聲若萬馬潰。
卻問山前人,天晴正收刈。
注釋參考
向來
向來 (xiànglái) 一貫如此 always;all along 先前 earlier;before 向來之煙霞。——唐· 李白《夢游天姥吟留別》 向來不過籠絡(luò)耳。——清· 梁啟超《譚嗣同傳》下視
(1).由高處往下看。《墨子·非儒》:“高拱下視?!?漢 揚(yáng)雄 《甘泉賦》:“攀琁璣而下視兮,行游目乎 三危 ?!薄杜f唐書·王方慶傳》:“山徑危險(xiǎn),石路曲狹,上瞻駭目,下視寒心。”
(2).輕視,看不起。 宋 范仲淹 《議守》:“ 匈奴 屢變,往往犯塞,殺戮吏民,不勝其酷。至于書問傲慢,下視中國。”《三國志平話》卷下:“ 曹相 下視 張松 ?!?明 李贄 《定林庵記》:“子欲學(xué),幸毋下視 周安 ?!?/p>
積塊
(1).聚積的土塊?!读凶印ぬ烊稹罚骸暗胤e塊耳,充塞四虛,亡處亡塊,若躇步跐蹈,終日在地上行止,奈何憂其壞?”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歸心》:“夫遙大之物,寧可度量。今人所知,莫若天地。天為積氣,地為積塊。” 宋 陸游 《洞霄宮碑》:“造化之物, 昆侖 旁薄,一氣既分,天積氣於上,地積塊於下。”
(2).猶積郁。 明 袁宏道 《閱曹以新王百谷除夕詩》:“余既抱病乞歸,衙齋荒寂,賴二君時(shí)時(shí)過譚,積塊頗消。”
項(xiàng)安世名句,高臺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