囊橐所攫鳥獸散,遺臭滿山草亦腥
出自宋代陳著《四月五日醉書慈云閣》:
峰開荷葉東南傾,梵宮截斷西來青。
參差樓閣半空起,撞鐘椎魚撼林坰。
奔走簦笠數(shù)百里,隨事來乞山中靈。
大眾坐飽云捧足,百需順應(yīng)水建瓴。
彼饕者誰尸海閫,日鬻三帖山府庭。
交馳爭此一席卷,赭山不足搜缽瓶。
囊橐所攫鳥獸散,遺臭滿山草亦腥。
檐棟摧落甚敗驛,旁風(fēng)雨濕上見星。
廚煙寂寞甑釜破,殘僧菜色身伶俜。
山運忽回緣法到,鐵錫飛入總云亭。
伽藍(lán)起舞山鬼避,擊大{1|1}法鼓轟雷霆。
豎硬脊梁施敏手,恢恢余刃新發(fā)硎。
仆者以興弊者劃,如痼病脫沈醉醒。
況今佛流正澎湃,平地丈浪騰滄溟。
何事不可咄嗟辦,寺已如畫山翠屏。
誰知不忍回首處,山下景色何凋零。
文獻(xiàn)故家編下戶,瀟瀟四壁門長扃。
舊來富家鼠竄伏,貧民偶遺風(fēng)濤萍。
叫囂隳突尚不已,宛轉(zhuǎn)就縛垂死丁。
春風(fēng)無分日光薄,冤聲苦語那可聽。
信有天堂與地獄,咫尺中間分異形。
世變不情至此極,仰面三嘆天冥冥。
注釋參考
囊橐
(1).袋子?!对姟ご笱拧す珓ⅰ罚骸稗暪f糧,于橐于囊?!?毛 傳:“小曰橐,大曰囊?!?鄭玄 箋:“乃裹糧食於囊橐之中?!?/p>
(2).借指糧倉、糧庫。 宋 蘇軾 《上韓魏公論場務(wù)書》:“ 鳳翔 、 京兆 ,此兩郡者, 陜西 之囊橐也?!?/p>
(3).囊括;聚集。 唐 鄭棨 《開天傳信記》:“夫音者始於宮,散於商,成於角徵羽,莫不根柢囊橐於宮商也?!?清 王晫 《今世說·豪爽》:“﹝ 汪汝謙 ﹞幾沉而才老,熱腸俠骨,囊橐一世之志氣。”
(4).指行李財物。 唐 白行簡 《李娃傳》:“及旦,盡徙其囊橐,因家於 李 之第?!薄冻蹩膛陌阁@奇》卷二十:“ 張氏 卻將囊橐檢點,那曾還剩得分文!” 明 陶宗儀 《輟耕錄·奚奴溫酒》:“歸附后,公攜入京,公死,囊橐皆為所有,因而巨富?!?/p>
(5).窩藏,包庇。亦以喻庇護所。《漢書·張敞傳》:“ 廣川王 姬昆弟及王同族宗室 劉調(diào) 等通行為之囊橐,吏逐捕窮窘,蹤跡皆入王宮?!?顏師古 注:“言容止賊盜,若囊橐之盛物也?!薄独m(xù)資治通鑒·宋孝宗淳熙七年》:“既不能深有所傷,而終亦不敢明言以擣其囊橐窟穴之所在。” 清 戴名世 《撫盜論》:“嗚乎,天之亡人國,假手於羣盜,羣盜又假手文武大吏以為囊橐,其禍豈偶然哉!”
(6).猶勾結(jié)。 唐 元稹 《唐慶萬年縣令》:“輦轂之下,豪黠僄輕。擾之則獄市不容,緩之則囊橐相聚?!薄独m(xù)資治通鑒·宋高宗紹興二十七年》:“因循歲月,積弊已久,是以胥吏得以囊橐為姦,賄賂公行而莫之誰何?!?/p>
鳥獸散
鳥獸散 (niǎoshòusàn) 指一群人像鳥獸一樣突然四處散去(貶義) (of human beings) scatter like birds and animals 成語解釋象一群飛鳥走獸一樣逃散。形容潰敗逃散。也比喻集團或組織解散后,其成員各奔東西。鳥獸散出處《漢書·李陵傳》:“今無兵復(fù)戰(zhàn),天明坐受縛矣!各鳥獸散,猶有得脫歸報天子者?!笔褂美浠洷厝酰娭礉?,如鳥獸散。遺臭
流傳惡名。 宋 張孝祥 《滿江紅·于湖懷古》詞:“笑老姦,遺臭到如今,留空壁?!?元 郝經(jīng) 《白溝行》:“稱臣呼父古所無,萬古諸 華 有遺臭。” 清 李漁 《蜃中樓·點差》:“羞躁進,甘株守,怕無端媚灶逢天咎,未得貴,反遺臭?!眳⒁姟?遺臭萬載 ”。
山草
(1).山中的草。 唐 李益 《和丘員外題湛長史舊居》:“運轉(zhuǎn)春華至,歲來山草緑。”
(2).猶言山野草莽。借指在野未仕。《后漢書·李固傳》:“方今之事,復(fù)同於前。臣伏從山草,痛心傷臆?!薄稌x書·隱逸傳·郭文》:“山草之人,安能佐世!”
陳著名句,四月五日醉書慈云閣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8歡樂充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