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陸游《自近村歸》:
雪晴村路尚殘泥,茅屋清寒正要低。
野渡船虛飛鳥集,煙村路近蹇驢嘶。
堅頑那復(fù)愁空橐,老健猶能伴架犁。
蹴榻不僵君會否?更須百甕享黃齏。
注釋參考
黃齏
亦作“黃虀”。亦作“黃韲”。1.咸腌菜。 宋 朱敦儒 《朝中措》詞:“自種畦中白菜,醃成甕里黃齏?!?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三:“我見舂了幾升陳米,煮下半甕黃虀?!?清 潘榮陛 《帝京歲時紀(jì)勝·十月·時品》:“冬筍新來,黃虀纔熟?!?/p>
(2).常借指艱苦的生活。 明 高明 《琵琶記·蔡公逼試》:“可不乾費了十載青燈,枉捱過半世黃齏?” 清 蔣士銓 《空谷香·散疫》:“辱抹煞逢掖威儀,咳,支支卻怎生捱過了半世黃韲。”
陸游名句,自近村歸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