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黃庭堅《送吳彥歸番陽》:
學省困齏鹽,人材任尊獎。
倥侗祝螟蛉,小大器罌瓬。
諸生厭晚成,躐學要儈駔。
摹書說偏旁,破義析名象。
九鼎奏簫韶,爰居端不饗。
青衿少到門,庭除晝閑敞。
竹風交槐陰,三見秋氣爽。
時賴解事人,載酒直心賞。
吳郎楚國材,幽蘭秀榛莽。
彥國吐嘉言,子將喜標榜。
平生欽豪俊,久客慕鄉(xiāng)黨。
虛齋延灑掃,薄飯薦腒鲞。
詩句唾成珠,笑嘲愜爬癢。
春夏頻謝除,曾未厭來往。
歸雁多喜聲,寒蟬停哀響。
黃花滿籬落,白蟻鬧甕盎。
留君待佳節(jié),忽忽戒徂兩。
親戚傷離居,交游念疇曩。
棋局無對曹,摴蒲失朋長。
問君去為何,云物愁莽蒼。
壽親發(fā)斑斑,千里勞夢想。
家雞藁頭肥,寒魚受罾網(wǎng)。
甘旨蔌中廚,伊啞弄文襁。
此行樂未央,安知川涂廣。
深秋上滄江,遠水平如掌。
人生要得意,壯士多曠蕩。
野鶴被籠樊,江鷗戀菰蔣。
本來丘壑姿,不著芻豢養(yǎng)。
寄聲謝鄉(xiāng)鄰,為我具兩槳。
有路即歸田,君其信非誑。
注釋參考
親戚
(1) [relative] 有血統(tǒng)或婚姻關系的人
(2) [directly-related members of one's family]∶指父母及兄弟等
去親戚而事君。——《史記·廉頗藺相如列傳》
親戚安居。——南朝梁· 丘遲《與陳伯之書》
獨身無親戚。——清· 方苞《獄中雜記》
(3) [relatives]∶指內(nèi)外親屬
親戚畔之。——《孟子·公孫丑下》
親戚之所畔。
悅親戚之情話。——晉· 陶淵明《歸去來兮辭》
當如親戚。——唐· 李朝威《柳毅傳》
送給朋友和親戚的禮物
詳細解釋亦作“ 親慼 ”。1.與自己有血緣或婚姻關系的人。《左傳·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昔 周公 弔二叔之不咸,故封建親戚,以屏藩 周 。”《隸釋·漢小黃門譙敏碑》:“寮朋親慼,莫不失聲,泣涕雙流?!薄赌鲜贰の膶W傳·岑之敬》:“ 之敬 年五歲,讀《孝經(jīng)》,每燒香正坐,親戚咸加嘆異。”《古今小說·簡帖僧巧騙皇甫妻》:“只這三口,別無親戚?!?洪深 《劫后桃花》:“我還求求表叔,看在親戚分上?!?/p>
(2).親愛;親近。 三國 魏 阮籍 《鳩賦》:“何依恃以育養(yǎng),賴兄弟之親戚?!薄独m(xù)資治通鑒·宋孝宗乾道元年》:“朕念兄弟無幾,於汝尤為親戚;汝亦自知之,何為而懷此心?”
見“ 親戚 ”。
傷離
為離別而感傷。 唐 王昌齡 《送程六》詩:“冬夜傷離在 五溪 ,青魚雪落鱠橙虀?!?清 趙翼 《甌北詩話·李青蓮詩》:“蓋古樂府多托於閨情女思, 青蓮 深於樂府,故亦多征夫怨婦惜別傷離之作?!?郁達夫 《贈別》詩:“傷離我亦天涯客,一樣青衫有淚痕?!?/p>
交游
亦作“ 交游 ”。1.朋友?!豆茏印嘈蕖罚骸坝^其交游,則其賢不肖可察也?!?唐 韓愈 《唐故朝散大夫鄭君墓志銘》:“君天性和樂,居家事人,與待交游,初持一心,未嘗變節(jié)。” 清 王晫 《今世說·德行》:“﹝ 蕭伯升 ﹞豪詄自喜,意氣卓犖,交游滿天下?!?魯迅 《書信集·致宮竹心》:“至于地方一層,實在毫無辦法想了。因為我并無交游,止認得幾個學校?!?/p>
(2).交際;結交朋友?!盾髯印ぞ馈罚骸捌浣挥我玻夘惗辛x。” 漢 王符 《潛夫論·務本》:“列士者,以孝悌為本,以交游為末?!?宋 王安石 《與陳和叔內(nèi)翰書》:“與 和叔 交游三十年,非敢相求於末度?!?孫犁 《白洋淀紀事·走出以后》:“她卻交游很廣,認識許多女孩子,不但本村,外村也有許多姐妹?!?/p>
見“ 交游 ”。
疇曩
往日;舊時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鈞世》:“蓋往古之士,匪鬼匪神,其形器雖冶鑠於疇曩,然其精神布在乎方策。” 唐 李白 《與韓荊州書》:“﹝ 白 ﹞雖長不滿七尺,而心雄萬夫,王公大人許與氣義。此疇曩心跡,安敢不盡於君侯哉?” 王琦 注:“疇曩,猶疇昔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周克昌》:“及教以讀,慧悟倍於疇曩?!?/p>
黃庭堅名句,送吳彥歸番陽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