垂車七十苦來稀,況是丁年解鞅鞿
出自宋代周必大《送鹿伯可致政直閣兼簡吳明可致政給事》:
垂車七十苦來稀,況是丁年解鞅鞿。
神虎衣冠洪景掛,都門供帳仲翁歸。
前銜新命俱郎宿,處士儒冠總少微。
林下若逢龍閣老,為言臺嶺轉(zhuǎn)光輝。
注釋參考
丁年
[age attained one's majority] 成丁的年齡
詳細解釋男子成丁之年。歷代之制不一。 漢 以男子二十歲為丁, 明 清 以十六歲為丁。亦泛指壯年?!段倪x·李陵<答蘇武書>》:“﹝足下﹞丁年奉使,皓首而歸?!?李善 注:“丁年,謂丁壯之年也?!?金 元好問 《燈下梅影》詩:“丁年夜坐眼如魚,老矣而今不讀書?!?清 繆慧遠 《友人過訪》詩:“坐上清歌聞子夜,人生行樂及丁年。” 梁啟超 《盧梭學(xué)案》:“又凡人生長於一政府之下,及既達丁年,猶居是邦,而遵奉其法律,即默認其國之民約而守之也?!?/p>
解鞅
(1).駐馬。 宋 蘇轍 《祭寶月大師宗兄文》:“ 轍 方志學(xué),從先君子?xùn)|游故都,覽觀藥市。解鞅精舍,時始見兄。” 宋 陸游 《即席》詩:“解鞅名園眼倍明,殷勤翠袖勸飛觥?!?/p>
(2).指放馬。 清 曹寅 《滁州清流關(guān)道中》詩:“解鞅近百里,詰旦聽鳴雞?!?/p>
周必大名句,送鹿伯可致政直閣兼簡吳明可致政給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8總理女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