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元代馬鈺《滿庭芳》:
心狂意亂歌迷酒惑。
損傷三魂七魄。
不顧危亡,一向貪戀財色。
追陪花朋酒友,便聯(lián)鑣、夸*玉勒。
宴賞處,向笙歌叢里,賣弄俊格。
縱有石崇富貴,這朱顏綠鬢,怎生留得。
止是行尸走骨,呆老九伯。
時間榮華雖好,奈無常之事怎測。
如省覺,做修持,非凡賓客。
注釋參考
止是
只是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答庾光祿書》:“忌日制假應是 晉 宋 之間,其事未久。制假前止是不為宴樂,本不自封閉,如今世自處者也?!?宋 陸游 《老學庵筆記》卷十:“以臣觀之,止是猝死耳。” 清 俞樾 《古書疑義舉例·語緩例》:“ 襄 三十一年《左傳》‘繕完葺墻以待賓客’,急言之,則止是‘葺墻以待賓客’耳。”
行尸走骨
見“ 行尸走肉 ”。
成語解釋比喻不動腦筋,不起作用,糊里糊涂過日子的人。同“行尸走肉”。行尸走骨出處宋·張君房《云笈七簽》卷六十:“雖位極人臣,皆行尸走骨矣?!?h3>九伯(1).上古九州的方伯。方伯,諸侯之長?!蹲髠鳌べ夜哪辍罚骸拔搴罹挪?,汝實征之,以夾輔 周 室?!?杜預 注:“五等諸侯九州之伯,皆得征討其罪。”
(2).泛指地方長官。 唐 王維 《魏郡太守河北采訪處置使上黨苗公德政碑》:“公當九伯之官,兼八使之任。” 宋 王安石 《謝知州啟》:“ 謝 守論功,當為九伯之冠?!?/p>
(3).見“ 九百 ”。
馬鈺名句,滿庭芳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