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鄭清之《謝鄭廣文和韻》:
鳣堂心醉經(jīng),精神應(yīng)滿腹。
溫飽非所志,飲食不以目。
說詩(shī)稱解頤,善問待攻木。
頗愁百斛量,孔庭惟立獨(dú)。
俎豆答衛(wèi)問,筐瓷欠鄒漉。
曾子非養(yǎng)口,瓶園且尊足。
時(shí)於清夜分,酌以翠勺綠。
聊澆磊磈胸,不瓶吾伊讀。
每篇亦作句,如對(duì)紀(jì)瓶竹。
相逢瓶初傾,一別桑重沃。
融尊慚坐滿,魯饋疏拜仆。
衛(wèi)生不自寶,抑首親患玉。
囊無諛墓金,米乏佳傳斛。
廚煙爨人凊,蔬課園夫督。
粟瓶收秫田,黍釀?dòng)藐庺稹?br>解同杜陵襟,期醉昌黎菊。
赤手當(dāng)縛菟,白眼謾?quán)了住?br>莊虛左氏宴,觴肯西子屬。
酒債負(fù)尋常,會(huì)期遭百六。
要須中圣賢,庶以展伯叔。
醉入無功鄉(xiāng),醒豈屈原族。
岸幘一笑粲,共賦醽酒醁。
注釋參考
杜陵
(1).地名。在今 陜西省 西安市 東南。古為 杜伯國(guó) 。 秦 置 杜縣 , 漢宣帝 筑陵于東原上,因名 杜陵 。并改 杜縣 為 杜陵縣 。 晉 曰 杜城縣 , 北魏 曰 杜縣 , 北周 廢。 唐 盧照鄰 《長(zhǎng)安古意》詩(shī):“挾彈飛鷹 杜陵 北,探丸借客 渭橋 西。” 唐 白居易 《新樂府·杜陵叟》:“ 杜陵 叟, 杜陵 居,歲種薄田一頃餘?!?宋 張先 《更漏子》詞:“ 杜陵 春, 秦 樹晚,傷別更堪臨遠(yuǎn)?!?/p>
(2). 漢 宣帝 陵墓?!稘h書·元帝紀(jì)》:“ 初元 元年春正月辛丑, 孝宣皇帝 葬 杜陵 ?!薄度o黃圖·陵墓》:“ 宣帝 杜陵 ,在 長(zhǎng)安 城南五十里。帝在民間時(shí),好游 鄠 杜 間,故葬此?!?/p>
(3).指 唐 杜甫 。 宋 戴復(fù)古 《答杜子野主簿》詩(shī):“ 杜陵 之后有孫子,自守詩(shī)家法度嚴(yán)。” 明 鄭昂 《感懷》詩(shī):“ 王粲 凄涼仍去國(guó), 杜陵 老大竟飄蓬?!?清 孫枝蔚 《同程穆倩訪周元亮司農(nóng)》詩(shī):“ 杜陵 仍作客, 曹霸 可無詩(shī)?!眳⒁姟?杜陵野老 ”。
昌黎
(1). 唐 韓愈 世居 潁川 ,常據(jù)先世郡望自稱 昌黎 (今 河北省 昌黎縣 )人; 宋 熙寧 七年詔封 昌黎伯 ,后世因尊稱他為 昌黎先生 。 唐 韓愈 《送陸歙州》詩(shī)序:“於是 昌黎 韓愈 道愿留者之心,而泄其思。” 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構(gòu)釁》:“紹 昌黎 之道脈,豈興八代之衰!” 清 周亮工 《王王屋傳》:“公著詩(shī)一卷、文二卷。詩(shī)清婉有志,文則力追 昌黎 、 柳州 ?!?馬其昶 《<古文辭類纂標(biāo)注>序》:“ 昌黎 論文,務(wù)去陳言?!?/p>
(2).借指 韓 姓。 宋 李清照 《上樞密韓肖胄詩(shī)》之一:“中朝第一人,春官有 昌黎 。身為百夫特,行足萬人師。”按,此“昌黎”指 韓肖胄 。
鄭清之名句,謝鄭廣文和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