脈脈離云嶠,娟娟傍畫檐
出自宋代陸游《晦前二日夜欲曉自湖上歸對殘月獨(dú)酌》:
小閣對寒蟾,山尊盡更添。
方看一輪滿,又嘆兩頭纖。
脈脈離云嶠,娟娟傍畫檐。
五更清露下,不恨客衣沾。
注釋參考
脈脈
脈脈 (mòmò) 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動表達(dá)情意。也用以形容水沒有聲音、好像深含感情的樣子 affectionately 溫情脈脈 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。——朱自清《荷塘月色》云嶠
(1).即 員嶠 。古代神話傳說中海中的仙山。 唐 姚合 《暮春書事》詩:“宿愿眠 云嶠 ,浮名繫鎖闈。” 宋 范成大 《寄題郫縣蘧仙觀四楠》詩:“敢請丹光來萬里,為扶 云嶠 駕飛鴻?!?/p>
(2).高而尖的山。 唐 杜甫 《憶鄭南》詩:“風(fēng)杉曾曙倚,云嶠憶春臨。” 清 厲鶚 《攝山雜詠·舍利塔》:“ 隋文 遺浮圖,石函瘞云嶠?!?/p>
娟娟
(1).姿態(tài)柔美貌。 唐 杜甫 《寄韓諫議注》詩:“美人娟娟隔秋水,濯足 洞 庭 望八荒?!?宋 蘇洵 《張益州畫像記》:“有女娟娟,閨闥閑閑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阿英》:“遇一二八女郎,姿致娟娟,顧之微笑,似將有言?!?冰心 《往事二》三:“仿佛萬一,只能說是似娟娟的靜女,雖是照人的明艷,卻不飛揚(yáng)妖冶。”
(2).長曲貌?!段倪x·鮑照<翫月城西門廨中>》詩:“始出西南樓,纖纖如玉鉤。末映東北墀,娟娟似娥眉?!?李善 注:“《上林賦》曰,‘長眉連娟’?!?唐 沉佺期 《自昌樂郡溯流至白石嶺下行入郴州》詩:“娟娟潭里虹,渺渺灘邊鶴。” 元 趙孟頫 《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·織四月》詩:“四月夏氣清,蠶大已屬眠。高首何昂昂,娥眉復(fù)娟娟?!?/p>
(3).明媚貌。 宋 司馬光 《和楊卿中秋月》:“嘉賓勿輕去,桂影正娟娟?!?清 孫枝蔚 《邗上酬贈施尚白督學(xué)二十韻》:“凍月娟娟白,高云兀兀垂?!?魯迅 《集外集拾遺·懷舊》:“月光娟娟,照見眾齒,歷落如排朽瓊?!?/p>
(4).飄動貌。 唐 杜甫 《小寒食舟中作》詩:“娟娟戲蝶過閒幔,片片輕鷗下急湍?!?/p>
(5).同“ 涓涓 ”。緩流;細(xì)流。 前蜀 韋莊 《夜景》詩:“欲把傷心問明月,素娥無語淚娟娟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過席允來山居》詩:“石筍一林云活活,藥欄千品雨娟娟?!?/p>
畫檐
亦作“ 畫簷 ”。有畫飾的屋檐。 唐 鄭嵎 《津陽門》詩:“象牀塵凝罨颯被,畫檐蟲網(wǎng)頗梨碑?!?唐 李渥 《秋日登越王樓獻(xiàn)于中丞》詩:“畫簷先弄朝陽色,朱檻低臨眾木秋?!?元 馬致遠(yuǎn) 《漢宮秋》第四折:“畫簷間鐵馬響丁丁,寳殿中御榻冷清清。” 何其芳 《畫夢集·獨(dú)語》:“我曾經(jīng)走進(jìn)一個古代的建筑物,畫檐巨柱都爭著向我有所訴說。”
見“ 畫檐 ”。
陸游名句,晦前二日夜欲曉自湖上歸對殘月獨(dú)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