祀呈承明,柔祗感格
出自宋代佚名《郊廟朝會歌辭方皇樂歌》:
卓彼嘉壇,奠玉方澤。
百辟祗簫,八音純繹。
祀呈承明,柔祗感格。
注釋參考
承明
(1).古代天子左右路寢稱承明,因承接明堂之后,故稱。 漢 劉向 《說苑·修文》:“守文之君之寢曰左右之路寢,謂之承明何?曰:承乎明堂之后者也?!?/p>
(2).即 承明廬 ?!稘h書·翼奉傳》:“ 未央宮 又無 高門 、 武臺 、 麒麟 、 鳳皇 、 bai{1*1}虎 、 玉堂 、 金華 之殿,獨有 前殿 、 曲臺 、 漸臺 、 宣室 、 承明 耳。” 南朝 梁元帝 《去丹陽尹荊州》詩:“驂駕乘駟馬,謁帝朝 承明 ?!?宋 辛棄疾 《木蘭花慢·滁州送范倅》詞:“想夜半 承明 ,留教視草,卻遣籌邊?!眳⒁姟?承明廬 ”。
感格
謂感于此而達(dá)于彼。 宋 李綱 《應(yīng)詔條陳七事奏狀》:“然臣聞應(yīng)天以實不以文,天人一道,初無殊致,唯以至誠可相感格?!?姚雪垠 《李自成》第三卷第二八章:“望卿與陪祭諸臣務(wù)須齋戒沐浴,克盡至誠,獻(xiàn)饗致祭,感格忠魂?!?/p>
佚名名句,郊廟朝會歌辭方皇樂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