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蘇軾《賀新郎·夏景》
石榴半吐紅巾蹙。待浮花、浪蕊都盡,伴君幽獨。秾艷一枝細看取,芳心千重似束。又恐被、秋風(fēng)驚綠。若待得君來向此,花前對酒不忍觸。共粉淚,兩簌簌。
譯文
廳室內(nèi)靜無人聲,一只雛燕兒穿飛在華麗的房屋。梧桐樹陰兒轉(zhuǎn)向正午,晚間涼爽,美人剛剛湯沐。手里搖弄著白絹團扇,團扇與素手似白玉凝酥。漸漸困倦斜倚,獨自睡得香熟。簾外是誰來推響彩鄉(xiāng)的門戶?白白地叫人驚散瑤臺仙夢,原來是,夜風(fēng)敲響了翠竹。
那半開的石榴花宛如紅巾折皺。等浮浪的花朵零落盡,它就來陪伴美人的孤獨。取一枝膿艷榴花細細看,千重花瓣兒正像美人的芳心情深自束。又恐怕被那西風(fēng)驟起,驚得只剩下一樹空綠,若等得美人來此處,殘花之前對酒竟不忍觸目。只有殘花與粉淚,撲撲籟簌地垂落。
注釋
②飛:《云麓漫鈔》謂見真跡作“棲”。
③瑤臺:玉石砌成的臺,神話傳說在昆侖山上,此指夢中仙境。
④風(fēng)敲竹:唐李益《竹窗聞風(fēng)寄苗發(fā)司空曙》:“開門復(fù)動竹,疑是故人來?!?br>⑤紅巾蹙:形容石榴花半開時如紅巾皺縮。
⑥芳心句:形容榴花重瓣,也指佳人心事重重。
⑦秋風(fēng)驚綠:指秋風(fēng)乍起使榴花凋謝,只剩綠葉。
⑧兩簌簌:形容花瓣與眼淚同落。 清黃蓼園《蓼園詞話》云:“末四句是花是人,婉曲chan{1|1}綿,耐人尋味不盡。”
蘇軾名句,賀新郎·夏景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