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嵲《仲冬冬至后》:
仲冬冬至后,春從九地回。
去年逢春在此寺,今年復(fù)向此寺逢。
春來春去無復(fù)見花草,但有東風(fēng)刮地如驚雷。
人生七十能幾時,四度逢春只在斯。
祠官不復(fù)更遞代,直若倉庾氏,久任無年期。
大農(nóng)賦祿隨官品,豐儉由來皆有分。
空盡天年在世間,饑飽死生皆不問。
癃老非才固應(yīng)爾,豪俊當(dāng)年亦為此。
謂非貶謫實(shí)累囚,謂是歸田猶祿仕。
憶昔漢唐與本朝,咸有自新及起廢。
如今豈無大眚及溥天,不在他時灑心例。
人生如寓年年老,歲歲彫零人漸少。
莫嫌四見魏唐春,尚得逢春到華皓。
祠官之設(shè)自何時,聞是元豐宰相之所為。
欲擯老成皆不用,托於優(yōu)假創(chuàng)斯規(guī)。
當(dāng)時弊政出一切,豈謂瘡疣后世遺。
專寵持權(quán)事雖巧,榮華寧得多時好。
君不見金陵零落故相家,一如寂寞韶陽廟。
注釋參考
來春
明年春天。 漢 荀悅 《漢紀(jì)·宣帝紀(jì)三》:“田事廢業(yè)無餘積,雖 羌 虜必破,來春民必困乏?!?唐 白居易 《四十五》詩:“或擬 廬山 下,來春結(jié)草堂?!?周瘦鵑 《花木叢中·枸杞》:“今秋枝葉四布,結(jié)實(shí)很多,來春打算刪去大半,以便保持下懸的梢頭部分?!?/p>
無復(fù)
(1).不再,不會再次。《呂氏春秋·義賞》:“詐偽之道,雖今偷可,后將無復(fù)?!?陳奇猷 校釋:“此文意謂詐偽之道,雖今可以茍且得利,后將不可復(fù)得利也?!薄稌x書·王導(dǎo)傳》:“ 桓彝 見朝廷微弱……憂懼不樂。往見 導(dǎo) ,極談世事,還,謂 顗 曰:‘向見 管夷吾 無復(fù)憂矣?!?唐 韓愈 《落葉送陳羽》詩:“落葉不更息,斷蓬無復(fù)歸?!?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詞曲下·格局》:“ 圣嘆 之評《西廂》,可謂晰毛辨髮,窮幽極微,無復(fù)有遺議於其間矣?!?/p>
(2).指不再有,沒有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對俗》:“不死之事已定,無復(fù)奄忽之慮?!?南朝 梁元帝 《金樓子·雜記上》:“少來搜集書史,頗得諸遺書,無復(fù)首尾,或失名,凡百餘卷。” 瞿秋白 《赤潮曲》:“解放我殖民世界之勞工,無論黑、白、黃,無復(fù)奴隸種?!?/p>
(3).沒有履行。 漢 劉向 《說苑·雜言》:“ 仲尼 曰:‘不強(qiáng)不遠(yuǎn),不勞無功,不忠無親,不信無復(fù),不恭無禮,慎此五者,可以長久矣?!?/p>
(4).不能恢復(fù)。 漢 董仲舒 《春秋繁露·必仁且知》:“其規(guī)非者,其所為不得其事,其事不當(dāng),其行不遂,其名辱,害及其身,絶世無復(fù),殘類滅宗亡國是也?!?/p>
花草
花草 (huācǎo) 可供觀賞的花和草 flowers and grass;flowers and plants東風(fēng)
東風(fēng) (dōngfēng) 從東方吹來的風(fēng) easterly 小樓昨夜又東風(fēng)?!咸啤?李煜《虞美人》 春天的風(fēng) spring breeze 比喻革命的巨大力量或高漲的革命氣勢 driving force of revolution 東風(fēng)吹向天地外,蕩盡人間群魔妖?!短彀查T詩八首》刮地
(1).謂大風(fēng)掠地。 唐 谷神子 《博異志·崔玄微》:“是日東風(fēng)刮地,自 洛 南折樹飛沙,而苑中繁花不動?!?前蜀 韋莊 《贈峨嵋山彈琴李處士》詩:“余今正泣 楊朱 淚,八月邊城風(fēng)刮地。” 宋 蔡伸 《惜奴嬌》詞:“雪意垂垂,更刮地,寒風(fēng)起?!?/p>
(2).猶席卷。《新唐書·藩鎮(zhèn)傳·程日華》:“前刺史 李固烈 ……請還 恒州 。既治裝,悉帑以行。軍中怒曰:‘馬瘠,士飢死,刺史不棄毫髮卹吾急,今刮地以去,吾等何望?’遂共殺 固烈 ,屠其家?!?/p>
(3).喻搜刮無余。 孫中山 《興中會宣言》:“官府則剝民刮地,暴過虎狼?!?/p>
驚雷
驚雷 (jīngléi) 使人震驚的雷聲 shocking thunderclap 春天的第一聲驚雷 比喻突然發(fā)生的重大事件 important event張嵲名句,仲冬冬至后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