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社同游在,滄洲此會(huì)稀
出自唐代劉長卿《同諸公袁郎中宴筵喜加章服》:
手詔來筵上,腰金向粉闈。
勛名傳舊閣,蹈舞著新衣。
白社同游在,滄洲此會(huì)稀。
寒笳發(fā)后殿,秋草送西歸。
世難常摧敵,時(shí)閑已息機(jī)。
魯連功可讓,千載一相揮。
注釋參考
白社
(1).地名。在 河南省 洛陽市 東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雜應(yīng)》:“ 洛陽 有道士 董威輦 常止 白社 中,了不食, 陳子敍 共守事之,從學(xué)道。”亦見《晉書·隱逸傳》。 唐 吳筠 《高士詠·董威輦》:“ 董京 依 白社 ,散髮詠玄風(fēng)?!?/p>
(2).地名。在 湖北省 荊門市 南?!肚逡唤y(tǒng)志·湖北·荊門州》:“ 白社 ,在 荊門州 南一百二十里?!睹麆僦尽罚汗烹[士之居,以白茅為屋,因名。 唐 都官 鄭谷 常居此?!?/p>
(3).借指隱士或隱士所居之處。 南朝 梁 蕭統(tǒng) 《錦帶書十二月啟·林鐘六月》:“但某白社狂人,青緗末學(xué)。” 唐 白居易 《長安送柳大東歸》詩:“白社羈游伴, 青門 遠(yuǎn)別離。” 宋 范仲淹 《唐異詩序》:“華車有寒苦之述,白社為驕奢之語?!?/p>
(4).特指某些社團(tuán)。 清 吳偉業(yè) 《茂苑相公謝政遄歸招邀燕賞》詩之二:“蟲鶴變餘存白社,刼灰飛盡表青山?!贝酥笍?fù)社。 沉礪 《感懷》詩之八:“忘機(jī)白社閒揮麈,息影 青門 學(xué)種瓜?!?汪文溥 《題亞子<分湖舊隱圖>》詩:“仍世筑壇盟白社,一朝避地驅(qū)黃犢?!币陨现改仙?。 郁達(dá)夫 《胡邁來詩會(huì)有所感步韻以答》:“歡聯(lián)白社居千日,淚灑 新亭 酒一杯?!贝酥赴籽嗌?。
(5).白蓮社的省稱。 唐 賈島 《巴興作》詩:“寒暑氣均思白社,星辰正別憶皇都。” 明 何景明 《游賢隱寺》詩:“自能來白社,不用 遠(yuǎn)公 ( 慧遠(yuǎn) )求。” 清 吳偉業(yè) 《靈巖觀設(shè)戒》詩:“不信 黃池 會(huì),今看白社開。”參見“ 白蓮社 ”。
(6).特指 隋 末農(nóng)民起義的一個(gè)團(tuán)體。 范文瀾 蔡美彪 等《中國通史》第三編第一章第四節(jié):“ 李密 大破自 洛陽 出擊的 隋 軍,聲威大振…… 譙郡 黑社、白社、 濟(jì)北 張青特 、 上 洛 周比洮 、 胡驢賊 等都來歸附。”
同游
見“ 同游 ”。
亦作“ 同游 ”。1.互相交往?!秶Z·齊語》:“世同居,少同游,故夜戰(zhàn)聲相聞,足以不乖?!薄盾髯印しㄐ小罚骸?曾子 曰:‘同游而不見愛者,吾必不仁也。’” 梁啟超 《新中國未來記》第三回:“這兩位先生同里,少同學(xué),長同游,壯同事?!?/p>
(2).一同游覽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捷悟》:“ 王東亭 作 宣武 主簿,嘗春月與 石頭 兄弟乘馬出郊,時(shí)彥同游者連鑣俱進(jìn)?!?朱自清 《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》:“一九二三年八月的一晚,我和 平伯 同游 秦淮河 。”
(3).指同游者;同伴。 唐 許渾 《秋思》詩:“琪樹西風(fēng)枕簟秋, 楚 云 湘 水憶同游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海公子》:“﹝ 張生 ﹞開尊自酌,恨無同游?!?/p>
滄洲
濱水的地方。古時(shí)常用以稱隱士的居處。 三國 魏 阮籍 《為鄭沖勸晉王箋》:“然后臨滄洲而謝 支伯 ,登 箕山 以揖 許由 ?!?南朝 齊 謝朓 《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》詩:“既歡懷祿情,復(fù)協(xié)滄洲趣?!?唐 杜甫 《曲江對(duì)酒》詩:“吏情更覺滄洲遠(yuǎn),老大悲傷未拂衣?!?清 林則徐 《中秋炮臺(tái)眺月有作》詩:“涵空一白十萬頃,浄洗素練懸滄洲?!?/p>
劉長卿名句,同諸公袁郎中宴筵喜加章服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2新娘狂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