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為燥濕輕重,不為窮達(dá)易節(jié)。
出自宋代 范曄《后漢書·列傳·周黃徐姜申屠列傳》:
摘自《后漢書·列傳·周黃徐姜申屠列傳》
解釋:不因?yàn)樾那榈募?dòng)或冷靜而失了輕重,不因?yàn)楦F困或富裕而失了節(jié)氣。
原文摘要:
為諸生,進(jìn)諫曰:“玉之節(jié)義,足以感無恥之孫,激忍辱之子。不遭明時(shí),尚當(dāng)表旌廬墓,況在清聽,而不加哀矜!”配善其言,乃為讞得減死論。鄉(xiāng)人稱美之。家貧,傭?yàn)槠峁?。郭林宗見而奇之。同郡蔡邕深重蟠,及被州辟,乃辭讓之曰:“申屠蟠稟氣玄妙,性敏心通,喪親盡禮,幾于毀滅。至行美義,人所鮮能。安貧樂潛,味道守真,不為燥濕輕重,不為窮達(dá)易節(jié)。方之于邕,以齒則長(zhǎng),以德則賢?!焙罂ふ贋橹鞑?,不行。遂隱居精學(xué),博貫《五經(jīng)》,兼明圖緯。始與濟(jì)陰王子居同在太學(xué),子居臨歿,以身托蟠,蟠乃躬推輦車,送喪歸鄉(xiāng)里。遇司隸從事于河、鞏之間,從事義之,為封傳護(hù)送,蟠不肯受,投傳于地而去。事畢還學(xué)。太尉黃瓊辟,不就。及瓊卒,歸葬江夏,四方名豪會(huì)帳下者六七千人
注釋參考
不為
(1).不做;不干?!对姟ばl(wèi)風(fēng)·淇奧》:“善戲謔矣,不為虐兮?!薄睹献印ち夯萃跎稀罚骸盀殚L(zhǎng)者折枝,語人曰:‘我不能’,是不為也,非不能也?!?宋 曾鞏 《寄歐陽舍人書》:“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為;又以其子孫之所請(qǐng)也,書其惡焉則人情之所不得,於是乎銘始不實(shí)。”
(2).謂收成不好?!赌印るs守》:“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備湛旱、歲不為?!?王念孫 《讀書雜志·墨子六》:“‘歲不為’,猶《玉藻》言年不順成也?!薄痘茨献印け窘?jīng)訓(xùn)》:“是故上下離心,氣乃上蒸,君臣不和,五穀不為?!?高誘 注:“不為,不成也?!?/p>
(3).不算,不是。 南朝 宋 顏延之 《陶徵士誄》:“夫璿玉致美,不為池隍之寶;桂椒信芳,而非園林之實(shí)。” 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詞曲》:“先破后承,始開終結(jié),內(nèi)分八股,股股相對(duì),繩墨不為不嚴(yán)矣。”
(1).不因?yàn)??!盾髯印ぬ煺摗罚骸疤煨杏谐?,不?堯 存,不為 桀 亡?!?漢 東方朔 《答客難》:“天不為人之惡寒而輟其冬,地不為人之惡險(xiǎn)而輟其廣,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。” 宋 周邦彥 《浣溪沙》詞:“不為蕭娘舊約寒,何因容易別 長(zhǎng)安 ?!?/p>
(2).不為了?!稘h書·揚(yáng)雄傳下》:“蓋聞圣主之養(yǎng)民也,仁霑而恩洽,動(dòng)不為身?!?顏師古 注:“言憂百姓也?!?/p>
燥濕
(1).干燥和潮濕?!蹲髠鳌は骞荒辍罚骸百e至如歸,無寧菑患;不畏寇盜,而亦不患燥濕。”《呂氏春秋·重己》:“昔先圣王……其為宮室臺(tái)榭也,足以辟燥溼而已矣?!?高誘 注:“燥謂陽炎,溼謂雨露。” 唐 杜甫 《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(jiān)李賓客一百韻》:“律比 崑崙 竹,音知燥溼絃?!?清 譚嗣同 《與沉小沂書》之二:“凡物春夏則漲,秋冬則縮,寒暑燥濕使然也?!?/p>
(2).指日常生活起居?!稘h書·丙吉傳》:“ 吉 即時(shí)病,輒使臣 尊 朝夕請(qǐng)問皇孫,視省席蓐燥濕。”《三國(guó)志·吳志·駱統(tǒng)傳》:“常勸 權(quán) 以尊賢接士,勤求損益,饗賜之日,可人人別進(jìn),問其燥溼,加以密意,誘諭使言,察其志趣,令皆感恩戴義。”《資治通鑒·漢獻(xiàn)帝建安五年》引此文, 胡三省 注云:“人之居處,避濕就燥。問其燥濕者,問其居處何如也?!?清 梅曾亮 《朱孺人墓志銘》:“吾婦幼失母,專其事母者事父,及后母遺腹弟。調(diào)燥濕,御侵侮,皆與其勞?!?/p>
(3).指世態(tài)炎涼。 漢 蔡邕 《辭郡辟讓申屠蟠書》:“﹝ 申屠蟠 ﹞安貧樂潛,味道守真,不為燥溼輕重,不為窮達(dá)易節(jié)?!?唐 陸龜蒙 《幽居賦》:“頌厥土之三壤,託高風(fēng)之四鄰,纔祛燥濕,稍遠(yuǎn)囂塵?!?宋 司馬光 《昔別贈(zèng)宋復(fù)古張景淳》詩:“皎如百鍊精,不為燥濕易?!?/p>
(4).中醫(yī)指燥熱或寒濕的癥侯。《醒世恒言·李道人獨(dú)步云門》:“醫(yī)者意也……看害病的是那地方人,或近山或近水,就與他分個(gè)燥濕?!?/p>
輕重
輕重 (qīngzhòng) 重量的大小 weight 權(quán),然后知輕重;度,然后知長(zhǎng)短?!睹献印ち夯萃跎稀?這兩只箱子輕重不一樣 情況嚴(yán)重程度的深淺,事情的主次 degree of seriousness 工作要分輕重緩急,不能一把抓 恰當(dāng)或合適的性質(zhì)或狀態(tài);適當(dāng)限度或分寸 propriety 小孩子說話不知輕重 意義的大小 significance 輕重固何如哉?!鳌?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窮達(dá)
困頓與顯達(dá)?!赌印し侨逑隆罚骸案F達(dá)、賞罰、幸否,有極,人之知力,不能為焉?!?漢 王粲 《登樓賦》:“人情同於懷土兮,豈窮達(dá)而異心!” 宋 王禹偁 《寄主客安員外》詩:“窮達(dá)君雖了,沉淪我亦傷。” 章炳麟 《駁康有為論革命書》:“ 長(zhǎng)素 固云:窮達(dá)一節(jié),不變?nèi)伞Iw有之矣,我未之見也。”
易節(jié)
(1).季節(jié)變換。《列子·湯問》:“鄰人 京城氏 之孀妻,有遺男,始齔,跳往助之。寒暑易節(jié),始一反焉?!?/p>
(2).改變氣節(jié)操守。 漢 蔡邕 《辭郡辟讓申屠蟠書》:“安貧樂潛,味道守真;不為燥溼輕重,不為窮達(dá)易節(jié)?!?/p>
范曄名句,后漢書·列傳·周黃徐姜申屠列傳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