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孟郊《贈鄭夫子魴》:
天地入胸臆,吁嗟生風雷。
文章得其微,物象由我裁。
宋玉逞大句,李白飛狂才。
茍非圣賢心,孰與造化該。
勉矣鄭夫子,驪珠今始胎。
注釋參考
地入
土地的收入。指農(nóng)產(chǎn)品?!缎绿茣じ哌m傳》:“地入有訖,而科斂無涯?!?/p>
胸臆
[thought;one's feeling] 內(nèi)心深處的想法
直抒胸臆
詳細解釋(1).胸部;軀干的一部分。 漢 焦贛 《易林·屯之旅》:“雙鳧俱飛,欲歸稻食,經(jīng)涉萑澤,為矢所射,傷我胸臆。” 唐 韓愈 《上張仆射第二書》:“凡五藏之繫絡甚微,坐立必懸垂於胸臆之間?!?清 鈕琇 《觚賸·獻花寺僧》:“我毒罹此患,胸臆必有物為祟,逝后剖去殮我。” 陳翔鶴 《西風吹到了枕邊》:“我一面將頭垂到了胸臆,一人不住腳的在地面上盤旋,默想,計較著?!?/p>
(2).內(nèi)心;心中所藏?!读凶印珕枴罚骸巴旗队玻R輯乎轡銜之際,而急緩乎脣吻之和,正度乎胸臆之中,而執(zhí)節(jié)乎掌握之間?!?唐 杜甫 《別贊上人》詩:“異縣逢舊友,初忻寫胸臆。” 元 王實甫 《西廂記》第四本第三折:“四圍山色中,一鞭殘照里,遍人間煩惱填胸臆,量這些大小車兒如何載得起?” 清 劉獻廷 《廣陽雜記》卷三:“其説不襲陳言,發(fā)自胸臆,雖不免附會穿鑿,然不可謂無見者,亦奇書也?!?臧克家 《京華練筆三十年》:“我將讀古詩,讀新詩的一些想法和看法,直抒胸臆地說出來?!?/p>
(3).胸襟和氣度。 唐 黃滔 《祭宋員外》:“德木千尋,人材八尺,夐云鶴於風裁,濊陂湖於胸臆?!?宋 王安石 《寄贈胡先生》詩:“先生天下豪杰魁,胸臆廣博天所開。” 宋 張載 《經(jīng)學理窟·詩書》:“《尚書》難看,蓋難得胸臆如此之大,只欲解義則無難也?!?元 楊顯之 《瀟湘雨》第一折:“則他這胸臆捲 江 淮 ,寳劍輝星斗,是俺那父親匹配下鸞交鳳友?!?/p>
(4).猶己斷;亦指臆測。 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書志》:“斯則自我作古,出乎胸臆,求諸歷代不過一二者焉?!?宋 司馬光 《涑水記聞》卷二:“知州某性褊急,數(shù)以胸臆決事,不當?!?明 屠隆 《曇花記·真君驅(qū)邪》:“冥府崇階,神明貴胄,如何不行正直,作橫宣婬,等閒妄逞胸臆?!?/p>
吁嗟
(1).嘆詞。表示憂傷或有所感。《楚辭·卜居》:“吁嗟嘿嘿兮,誰知吾之廉貞?!薄段倪x·謝朓<和王著作八公山詩>》:“平生仰令圖,吁嗟命不淑?!?李善 注引 薛君 《韓詩章句》:“吁嗟,嘆辭也。” 陳毅 《感事書懷》詩:“吁嗟我與汝,滄海之一粟。”
(2).嘆詞。表示贊美。 明 黃溥 《閑中今古錄》:“至今兒孫主沙漠,吁嗟 趙 氏何其?。 ?清 黃遵憲 《紀事》詩:“吁嗟 華盛頓 ,及今百年矣?!?/p>
(3).哀嘆;嘆息?!犊鬃蛹艺Z·執(zhí)轡》:“民惡其殘虐,莫不吁嗟?!?漢 王符 《潛夫論·救邊》:“一人吁嗟,王道為虧?!?唐 寒山 《詩》之二○四:“世人何事可吁嗟,苦樂交煎勿底涯。”《剪燈新話·秋香亭記》:“女吁嗟抑塞,不能致辭?!薄都t樓夢》第三五回:“那鸚哥便長嘆一聲,竟大似 黛玉 素日吁嗟音韻。”
風雷
(1).風和雷。《易·益》:“風雷,益?!?宋 曾鞏 《喜雨》詩:“更喜風雷生北極,頓驅(qū)云雨出靈湫?!?清 袁枚 《續(xù)新齊諧·天上過船》:“ 乾隆 五十五年五月十四日,風雷大作?!?/p>
(2).形容響聲巨大。 唐 方干 《因話天臺勝異仍送羅道士》詩:“石上叢林礙星斗,窗前瀑布走風雷?!?宋 蘇軾 《送鄭戶曹》詩:“山水自相激,夜聲轉風雷。”
(3).比喻威猛的力量或急劇變化的形勢。 宋 蘇軾 《送將官梁左藏赴莫州》詩:“一朝鼓角鳴地中,帳下美人空掩面;豈如千騎平時來,笑談謦欬生風雷?!?清 龔自珍 《己亥雜詩》之二十:“九州生氣恃風雷,萬馬齊瘖究可哀?!?廖仲愷 《壬戌六月禁錮中聞變有感》詩:“ 珠江 日夕起風雷,已倒狂瀾孰挽迴?”
孟郊名句,贈鄭夫子魴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