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李廌《石棧河在洪閘》:
奔騰龍嶠麓,深壑斷如截。
石棧架寒溪,盤陀臥精鐵。
從衡布方楚,片段發(fā)文裂。
平如中唐甓,罅密不容泄。
南巖盡奇險,萬狀森羅列。
或如巨獸蹲,或類巴蛇囓。
哀泉瀉飛磴,流沫常噴雪。
山骨靜無塵,泓澄碧潭澈。
魚龍不敢宅,中有千古月。
壯哉天地間,此險詎勞設(shè)。
乃知山水心,自欲為勝絕。
我陪勝士游,茲名因不滅。
注釋參考
飛磴
高山上的石臺階。 宋 蘇軾 《徑山道中次韻答周長官兼贈蘇寺丞》:“南望功臣山,云外盤飛磴?!?/p>
流沫
(1).謂水勢激湍騰沫?!肚f子·達生》:“ 孔子 觀於 呂梁 ,縣水三十仞,流沫四十里,黿鼉魚鱉之所不能游也。”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還舊園作見顏范二中書》詩:“流沫不足險,石林豈為艱。” 宋 蘇軾 《百步洪》詩之一:“四山眩轉(zhuǎn)風掠耳,但見流沫生千渦?!?/p>
(2).飛濺的浪花?!痘茨献印m真訓》:“人莫鑒於流沫而鑒於止水者,以其靜也?!?明 方孝孺 《觀海樓記》:“茍識其理,則浮漚流沫,舉足為學者師?!?/p>
(3).謂口中流涎沫。 漢 揚雄 《解嘲》:“顩頤折頞,涕唾流沫?!?南朝 梁 劉孝標 《廣絕交論》:“顩頤蹙頞,涕唾流沫?!?/p>
(4).傳布。 梁啟超 《<經(jīng)世文新編>序》:“於是新法新理,新器新製,新學新政,日出月盛,流沫於各邦,芬芳於大地?!?/p>
噴雪
(1).形容白浪洶涌或水花飛濺。 唐 李白 《橫江詞》之四:“海神來過惡風迴,浪打天門石壁開。 浙江 八月何如此,濤似連山噴雪來?!?唐 溫庭筠 《拂舞詞》:“ 黃河 怒浪連天來,大響谹谹如殷雷。龍伯驅(qū)風不敢上,百川噴雪高崔嵬。” 明 徐弘祖 《徐霞客游記·游天臺山日記》:“停足 仙筏橋 ,觀 石梁 臥虹,飛瀑噴雪,幾不欲臥?!?/p>
(2).形容白花怒綻。 唐 柳宗元 《柳州城西北隅種甘樹》詩:“幾歲開花聞噴雪,何人摘實見垂珠?”
李廌名句,石棧河在洪閘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