華夷均孺慕,矯首涕滂浪
出自宋代陳造《壽皇圣帝挽章三首》:
受授光翹禹,規(guī)摹陋漢唐。
皇圖開壽域,國步坦康莊。
檢玉方慈范,乘云忽帝鄉(xiāng)。
華夷均孺慕,矯首涕滂浪。
注釋參考
華夷
(1).指 漢 族與少數(shù)民族。后亦指 中國 和外國?!稌x書·元帝紀(jì)》:“天地之際既美,華夷之情允洽?!?唐 杜甫 《嚴(yán)公廳宴詠蜀道畫圖》:“華夷山不斷, 吳 蜀 水相通。” 宋 蘇軾 《賜太師文彥博生日禮物口宣》:“卿勛在廟社,名聞華夷。” 清 龔自珍 《大誓答問第二十四》:“又譯字之人,必 華 夷兩通而后能之?!?/p>
(2). 宋 元 時(shí)指國家的疆域。 元 關(guān)漢卿 《一枝花·杭州景》套曲:“大 元 朝新附國,亡 宋 家舊華夷?!?王季思 注:“ 宋 元 時(shí)稱國家的疆域?yàn)槿A夷,因?yàn)樗松贁?shù)民族地區(qū)?!?元 王實(shí)甫 《麗春堂》第二折:“則俺那仁慈的明圣主,掌一統(tǒng)錦華夷,可則是平安了十萬里。” 明 《殺狗記·看書苦諫》:“再整舊華夷,重覩江山麗?!?/p>
孺慕
(1).《禮記·檀弓下》:“ 有子 與 子游 立,見孺子慕者, 有子 謂 子游 曰:‘予壹不知夫喪之踴也,予欲去之久矣,情在于斯,其是也夫。’” 鄭玄 注:“喪之踴,猶孺子之號(hào)慕?!焙笾^對(duì)父母的哀悼、悼念為“孺慕”?!蛾悤ば⑿袀鳌に抉R暠》:“年十二,丁內(nèi)艱,孺慕過禮,水漿不入口,殆經(jīng)一旬?!?宋 王安石 《祭張安國檢正文》:“君孝至矣,孺慕以至死?!?清 楊潮觀 《寇萊公思親罷宴》:“相公,我在家不敢常提起,也只怕你孺慕終朝淚不乾?!?鄭振鐸 《插圖本中國文學(xué)史》第十章:“ 子桓 之作則宛轉(zhuǎn)哀鳴,孺慕正深,極力的寫著‘其物如故,其人不存’的悲感。”
(2).對(duì)父母的孝敬。 清 薛福成 《庸盦筆記·史料二·慈安皇太后圣德》:“ 毅 皇帝 孝事太后,能先意承志,太后撫之亦慈愛備至,故帝終身孺慕不少衰。”
(3).愛戴;懷念。《后漢書·伏湛侯霸等傳贊》:“ 湛 霸 奮庸,維寧兩邦。 淮 人孺慕, 徐 寇要降?!?南朝 陳 徐陵 《陳文帝哀冊(cè)文》:“充窮靡寄,孺慕奚凴?!?明 何良俊 《四友齋叢說·史四》:“ 葵庵 亦以考察去,百姓皆孺慕,送者擁路,至不得行。” 郭沫若 《青年時(shí)代·初出夔門》:“但一出 四川 ,外面的情形卻不見得比 四川 進(jìn)步得怎樣。而在種種的觀感上,反在不識(shí)不知之間引起了對(duì)故鄉(xiāng)的孺慕。”
矯首
(1).昂首;抬頭。 唐 杜甫 《又上后園山腳》詩:“窮秋立 日觀 ,矯首望八荒。” 金 元好問 《出京》詩:“矯首孤云飛,西南路何永?!?清 金農(nóng) 《寄丁敬》詩:“何年共幽覽,矯首海鷗群?!?/p>
(2).昂昂然自得貌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名實(shí)》:“至於駑蹇矯首於琱輦,駥驥委牧乎林坰,彼已尸祿,邦國殄瘁。” 宋 范仲淹 《祭蔡侍郎文》:“初矯首於王庭,冠天下之英雄。”《明史·李植江東之等傳贊》:“ 李植 、 江東之 諸人,風(fēng)節(jié)自許,矯首抗俗,意氣橫厲,抵排羣枉?!?/p>
涕滂
涕泗滂沱。 宋 蘇軾 《潮州韓文公廟碑》:“公不少留我涕滂,翩然被髮下大荒。”
陳造名句,壽皇圣帝挽章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