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毛滂《寄曹子方使君》:
使君未知我,得自吞氈翁。
我未識(shí)使君,已聞伯夷風(fēng)。
十年詩卷里,未面先從容。
頃我客東都,寄聲謝老農(nóng)。
繡衣南州來,是爾使君公。
為爾掃菜色,無襦當(dāng)夜縫。
東都逆旅人,零落如霜蓬。
一廛愿為氓,歸熱鳥脫籠。
既登君子堂,倒戈避詩鋒。
紫芝秀眉宇,東野凜長松。
憐我骨硉兀,槽櫪駢兒童。
秣以玉山禾,不置凡馬中。
去年溪城月,使君馬如龍。
呼我載后車,詩月相朣朧。
朅來桑麻間,午夢因村舂。
使君亦留犢,往吸長安鐘。
相望渺云海,煙雪迷西東。
遙傳摛彩筆,秀句爭考功,那知古槐畔,苦語如秋蛩。
一笑答支山,萬事付瘖聾。
吞舟亦失水,蚍蜉登背胸。
拂鐘雖不錚,綴履豈所工。
天高白{1*1}虎殿,日永明光宮。
去參鵷鷺群。
勿羨高飛鴻。
注釋參考
萬事
萬事 (wànshì) 一切事情;全部事情 all things;everything 萬事如意瘖聾
(1).啞和聾?!痘茨献印ぬ┳逵?xùn)》:“瘖者不言,聾者不聞,既瘖且聾,人道不通。故有瘖聾之病者,雖破家求醫(yī)不顧其費(fèi)?!?/p>
(2).喻對(duì)事物不聞不問,閉目塞聽?!逗鬂h書·儒林傳上·尹敏》:“ 永平 五年,詔書捕男子 周慮 。 慮 素有名稱,而善於 敏 , 敏 坐繫免官。及出,嘆曰:‘瘖聾之徒,真世之有道者也,何謂察察而遇斯患乎?’” 宋 梅堯臣 《前以詩答韓三子華后得其簡因敘下情》詩:“偶爾道瘖聾,多疑已竊指。”
毛滂名句,寄曹子方使君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