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馮時行《陽春曲》:
柳帶抽春寒氣淺,風光曉引春樓怨。
關(guān)山行人久不歸,鸞瘦舞腰雙綬緩。
錦書難寄北征鴻,歸飛海燕翻晴空。
芳菲韶景伴愁老,蘭苑桃花落照紅。
注釋參考
關(guān)山
關(guān)山 (guānshān) 關(guān)隘和山川 fortress and mountains;forts and hills 萬里赴戎機,關(guān)山度若飛?!稑犯娂つ咎m詩》 指家鄉(xiāng) hometown行人
行人 (xíngrén) 步行的人。古指出行的人;出征的人;又作使者的通稱 pedestrian 會其行人發(fā)露,瓚亦梟夷,故使鋒芒錯縮,厥圖不果?!度龂萘x》 行人駐足聽。——《玉臺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 行人弓箭各在腰。——唐· 杜甫《兵車行》 過者問行人 行人但云點行頻不歸
(1).不返家。《詩·豳風·東山》:“我徂東山,慆慆不歸?!?清 蒲松齡 《司文郎》:“又聞次年再行鄉(xiāng)試,遂不歸,止而受教?!?/p>
(2).不歸還。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盜戶》:“詎惡久假不歸,霸為己有。”
雙綬
兩條綬帶。 唐 代五品以上官員朝服所佩。 唐 皇甫曾 《國子柳博士兼領(lǐng)太常博士輒申賀贈》詩:“朝衣辨色處,雙綬更宜看?!?唐 李賀 《感諷》詩:“我待紆雙綬,遺我星星髮?!?唐 劉禹錫 《奉和淮南李相公早秋即事寄成都武相公》:“步嫌雙綬重,夢入九城偏。”參閱《舊唐書·輿服志》、《新唐書·車服志》。
馮時行名句,陽春曲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東電工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