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陸游《贈邢芻甫》:
割愁何處有并刀,傾座誰能奪錦袍?堪笑陸翁鄰鬼錄,尚惟邢友擅人豪。
杜門雖少客載酒,落筆已能奴命騷。
安得相從北窗下,丐君剩馥與殘膏。
注釋參考
割愁
唐 柳宗元 《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》詩:“海畔尖山似劍鋩,秋來處處割愁腸。”謂處處觸發(fā)愁緒。后以“割愁”謂消愁,排遣愁緒。 宋 蘇軾 《白鶴峰新居欲成夜過西鄰翟秀才》詩之一:“繫悶豈無羅帶水,割愁還有劍鋩山。”
何處
哪里,什么地方?!稘h書·司馬遷傳》:“且勇者不必死節(jié),怯夫慕義,何處不勉焉!” 唐 王昌齡 《梁苑》詩:“萬乘旌旗何處在?平臺賓客有誰憐?”《宋史·歐陽修傳》:“ 脩 論事切直,人視之如仇,帝獨(dú)奬其敢言,面賜五品服。顧侍臣曰:‘如 歐陽脩 者,何處得來?’” 茅盾 《一個(gè)女性》五:“但是何處有愛呢?何處是愛呢?”
并刀
亦稱“ 并州刀 ”。即并州剪。 宋 陸游 《秋思》詩:“詩情也似并刀快,剪得秋光入卷來?!?清 陳維崧 《念奴嬌·與任青際飲》詞:“瀝盡并刀悲壯血,看有何人憐惜?!?朱錫梁 《白門懷古》詩:“銷鑄并州刀,剪盡尾形辮?!?/p>
奪錦
見“ 奪袍 ”。
陸游名句,贈邢芻甫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