愿作數(shù)百竿,水石相因依
出自宋代黃庭堅《次前韻謝與迪惠所作竹五幅》:
吾宗墨修竹,心手不自知。
天公造化爐,攬取如拾遺。
風(fēng)雪煙霧雨,榮悴各一時。
此物抱晚節(jié),君又潤色之。
抽萌或發(fā)石,懸箠有阽危。
林梢一片雨,造次以筆追。
猛吹萬籟作,微涼大音希。
霜兔束毫健,松煙泛硯肥。
磐桓未落筆,落筆必中宜。
今代捧心學(xué),取笑如東施。
或可遺巾幗,選耎如辛毗。
生枝不應(yīng)節(jié),亂葉無所歸。
非君一起予,衰病豈能詩。
憶君初解鞍,新月掛彎眉。
夜來上金鏡,坐嘆光景馳。
我有好東絹,晴明要會期。
猗猗淇園姿,此君有威儀。
愿作數(shù)百竿,水石相因依。
他年風(fēng)動璧,洗我別后思。
開圖慰滿眼,何時遂臻茲。
注釋參考
作數(shù)
作數(shù) (zuòshù) 算數(shù)。多指說話能兌現(xiàn) be valid;make good;count水石
(1).指流水與水中之石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溱水》:“水石驚瀨,傳響不絶,商舟淹留,聆翫不已?!?唐 李白 《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》詩:“咆哮七十灘,水石相噴薄?!?宋 蘇軾 《石鐘山記》:“ 酈元 以為下臨深潭,微風(fēng)鼓浪,水石相搏,聲如洪鐘?!?/p>
(2).猶泉石。多借指清麗勝景。 唐 李白 《經(jīng)亂后避地剡中留贈崔宣城》詩:“忽思 剡溪 去,水石遠(yuǎn)清妙?!?五代 齊己 《將之匡岳過尋陽》詩:“此路便堪歸水石,何門更合向塵埃?!?宋 王安石 《同陳伯通錢材翁游山二君有詩因次原韻》:“強(qiáng)策羸驂尋水石,忽驚幽鳥下煙林?!?宋 蘇軾 《奉詔減決囚禁記所經(jīng)歷》詩:“山川良甚似,水石亦堪儔?!?/p>
相因
(1).相襲;相承。《史記·酷吏列傳》:“二千石繫者新故相因,不減百餘人?!?宋 羅大經(jīng) 《鶴林玉露》卷二:“國初宰相權(quán)重,臺諫侍從,莫敢議己,至 韓琦 、 范仲淹 始空賢者而爭之,天下議論,相因而起?!?清 梁章鉅 《退庵隨筆·讀史》:“惟八書十志, 遷 固 相因,作者沿波,遞相撰述。”
(2).相關(guān);相互依托。 唐 元稹 《鶯鶯傳》:“鄙昔中表相因,或同宴處?!?宋 曾鞏 《洪范傳》:“﹝貌、言、視、聽、思﹞五者,思所以為主於內(nèi),而用四事為外者也;至於四者,則皆自為用而不相因?!?明 謝榛 《四溟詩話》卷三:“景出想像,情在體貼,能以興為衡,以思為權(quán),情景相因,自不失重輕也?!?清 曹寅 《柳村畫荷花長幅戲題》詩之二:“花花相似葉相因,數(shù)葉排花便失真。”
(3).價錢便宜?!豆沤裥≌f·陳御史巧勘金釵鈿》:“ 梁尚賓 聽説,心中不忿,又見價錢相因,有些出息,放他不下?!?李劼人 《天魔舞》第十四章:“牛肉是頂養(yǎng)人的,價錢又比豬肉相因,為啥不吃?”
黃庭堅名句,次前韻謝與迪惠所作竹五幅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