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方千里《塞垣春》
四遠天垂野。向晚景,雕鞍卸。吳藍滴草,塞錦藏柳,風(fēng)物堪畫。對雨收霧霽初晴也。正陌上、煙光灑。聽黃鸝、啼紅樹,短長音□如寫。懷抱幾多愁,年時趁、歡會幽雅。盡日足相思,奈春晝難夜。念征塵、滿堆襟袖,那堪更、獨游花陰下。一別鬢毛減,鏡中霜滿把。
注釋參考
征塵
征塵 (zhēngchén) 遠行中身上沾染上的塵土 dust which settles on one during a journey 滿是征塵的衣襟襟袖
(1).衣襟衣袖。亦借指胸懷。 南朝 宋 謝惠連 《白羽扇贊》:“揮之襟袖,以御炎熱?!?唐 杜牧 《秋思》詩:“微雨池塘見,好風(fēng)襟袖知。” 宋 辛棄疾 《感皇恩·滁州壽范倅》詞:“三山歸路,明日天香襟袖?!?/p>
(2).猶領(lǐng)袖,比喻地位重要者。 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斷限》:“夫《尚書》者,七經(jīng)之冠冕,百氏之襟袖。凡學(xué)者必先精此書,次覽羣籍。”
那堪
1.怎堪;怎能禁受。 2.猶言兼之;何況。獨游
見“ 獨游 ”。
亦作“ 獨游 ”。1.獨自游玩。《后漢書·橋玄傳》:“ 玄 少子十歲,獨游門次,卒有三人持杖執(zhí)之……就 玄 求貨, 玄 不與?!?唐 杜牧 《秋晚與人期游樊川不至》詩:“邀侶以官解,泛然成獨游。”
(2).指獨自出游者。 南唐 李中 《秋雨》詩:“疏篷誰斷夢,荒徑獨游稀?!?/p>
(3).指隱逸避世,寄情山林。 晉 夏侯湛 《東方朔畫贊》:“跨世凌時,遠蹈獨游,瞻望往代,爰想遐蹤?!?唐 皎然 《別山》詩:“自許戰(zhàn)勝心,彌高獨游步,如何區(qū)中事,奈我林棲趣?!?/p>
花陰
為花叢遮蔽而不見日光之處。 唐 鄭谷 《寄贈孫路處士》詩:“酒醒蘚砌花陰轉(zhuǎn),病起漁舟鷺跡多。” 元 張翥 《半村為傅處士賦》詩:“兩岸花陰連第宅,一川草色散雞豚?!薄都t樓夢》第七九回:“話説 寶玉 才祭完 晴雯 ,只聽花陰中有個人聲,倒嚇了一跳?!?許地山 《綴網(wǎng)勞蛛》:“ 尚潔 陪她在花陰底下走著?!?/p>
方千里名句,塞垣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5翻滾行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