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章仙巖《六和塔》:
六和塔上一登臨,當(dāng)景江山入興深。
云出云歸天自在,潮來潮去水無心。
東南船{左舟右覽}風(fēng)方順,西北樓臺日向陰。
壯矣帝居吳越舊,未甘河洛久湮沉。
注釋參考
帝居
天帝、天子所居之處。亦指京都?!段倪x·揚(yáng)雄<甘泉賦>》:“配帝居之 懸圃 兮,象 泰壹 之威神?!?張銑 注:“ 懸圃 在 崑崙山 上,天帝所居處也?!薄段倪x·張衡<西京賦>》:“重門襲故,姦宄是防,仰福帝居,陽曜陰藏?!?薛綜 注:“帝居,謂 太微宮 ,五帝所居?!?南朝 陳后主 《入隋侍宴應(yīng)詔》詩:“日月光天德,山河壯帝居?!?/p>
吳越
(1). 春秋 吳國 與 越國 的并稱?!秶Z·吳語》:“不修 方城 之內(nèi),踰諸夏而圖東國,三歲於 沮 汾 以服 吳 越 ?!?/p>
(2). 吳 越 兩國時相攻伐,積怨殊深,因以比喻仇敵。 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四:“當(dāng)初指望做夫妻,誰知變成 吳 越 ?!?元 關(guān)漢卿 《碧玉簫》曲:“休謊説,不索尋 吳 越 。喒,負(fù)心的教天滅。”《警世通言·白娘子永鎮(zhèn)雷峰塔》:“我與你恩愛深重,教你穿在身上,恩將讎報,反成 吳 越 ?”
(3).指 春秋 吳 越 故地(今 江 浙 一帶)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責(zé)躬詩》:“甘赴 江 湘 ,奮戈 吳 越 ?!?唐 李白 《夢游天姥吟留別》:“我欲因之夢 吳 越 ,一夜飛度 鏡湖 月?!?清 方文 《宋遺民詠·龔圣予開》:“往來 吳 越 間,傷心舊宗社?!?/p>
(4). 五代 十國之一。始祖 錢镠 ,據(jù)有今 江蘇省 西南部、 浙江省 全部和 福建省 東北部,后降于 北宋 。《舊五代史·世襲傳二·錢鏐》:“ 梁祖 革命,以 鏐 為尚父、 吳越 國王?!?/p>
河洛
亦作“ 河雒 ”。1. 黃河 與 洛水 的并稱?!妒酚洝む嵤兰摇罚骸昂图?周 民, 周 民皆説, 河 雒 之閒,人便思之?!?漢 班昭 《東征賦》:“望 河 洛 之交流兮,看 成皋 之旋門?!?明 方孝孺 《御賜訓(xùn)辭記》:“雖 河 洛 之所出,龍龜之所負(fù),何以過于此哉?”
(2).指 黃河 與 洛水 兩水之間的地區(qū)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北伐詔》:“驍雄競奮,火烈風(fēng)掃,剋定中原,肅清 河 洛 ?!薄赌鲜贰に渭o(jì)上·武帝》:“時帝將鎮(zhèn) 下邳 ,進(jìn)兵 河 洛 ,及徵使至,即日班師?!?王闿運 《皇中憲大夫侯官陳君墓志銘》:“誰謂弗彰? 河洛 是儀?!?/p>
(3).指 洛陽 ?!段倪x·班固<西都賦>》:“蓋聞皇 漢 之初經(jīng)營也,嘗有意乎都 河洛 矣?!?李善 注:“東都有 河 南 洛陽 ,故曰 河洛 也?!?唐 張說 《龍門西龕蘇合宮等身觀世音菩薩像頌》:“天下之大都有五,而 河洛 總其中?!?/p>
(4).指 洛水 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洛神賦》:“臣聞 河洛 之神,名曰 宓妃 ?!?清 顧炎武 《日知錄·湘君》:“ 江湘 之有夫人,猶 河雒 之有 虙妃 也。”
(5).河圖洛書的簡稱。 三國 魏 曹丕 《以孫登為東中郎封侯策》:“蓋河洛寫天意,符讖述圣心?!?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原道》:“取象乎河洛,問數(shù)乎蓍龜。” 羅惇曧 《文學(xué)源流·三代以上文學(xué)》:“ 楊侃 稱‘緯書之類,謂之秘經(jīng),圖讖之類,謂之內(nèi)學(xué),河洛之書,謂之靈篇?!?/p>
(6).亦作“ 河落 ”。即饸饹。 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異五·熱洛河》:“今 齊 魯 間以蕎麥作麪食,名河洛?!?趙樹理 《邪不壓正》一:“生客細(xì)客吃掛面,熟客粗客吃河落。”參見“ 河漏 ”。
湮沉
湮沉 (yīn chén)埋沒,不得志。
文選.潘岳.楊仲武誄:「如何短折,背世湮沉?!?文選.江淹.恨賦:「含酸茹歎,銷落湮沉。」章仙巖名句,六和塔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8心池正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