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命無違,榮之本也,智者舍身亦存續(xù)。
出自唐代 來俊臣《羅織經(jīng)·固榮卷第六》:
摘自《羅織經(jīng)·固榮卷第六》
解釋:君主的命令不要違抗,這是顯達(dá)的根本,有智能的人寧肯犧牲自己也要讓顯達(dá)延續(xù)下去。
原文摘要:
榮寵有初,鮮有終者;吉兇無常,智者少禍。榮寵非命,謀之而后善;吉兇擇人,慎之方消愆。君命無違,榮之本也,智者舍身亦存續(xù)。后不乏人,榮之方久,賢者自苦亦惠嗣。官無定主,百變以悅其君。君有幸臣,無由亦須結(jié)納。人孰無親,罪人慎察其宗。人有賢愚,任人勿求過己。榮所眾羨,亦引眾怨。示上以足,示下以惠,怨自削減。大仇必去,小人勿輕,禍不可伏。喜怒無蹤,慎思及遠(yuǎn),人所難圖焉。
注釋參考
君命
君王的命令;君王的使命?!蹲髠鳌でf公三十二年》:“ 成季 使以君命命 僖叔 ,待于 鍼巫氏 ,使 鍼季 酖之。”《孫子·九變》:“城有所不攻,地有所不爭(zhēng),君命有所不受?!?宋 梅堯臣 《送李密學(xué)赴亳州》詩:“ 譙郡 君命重, 苦縣 祖風(fēng)殊?!?清 昭槤 《嘯亭續(xù)錄·福文襄王夫人》:“此相公禍福關(guān)頭,使 光平 不親至,何以歸報(bào)君命?”
無違
(1).沒有違背;不要違背?!稌ざ嗍俊罚骸胺俏乙蝗朔畹虏豢祵帲瑫r(shí)惟天命,無違?!?晉 陶潛 《歸園田居》詩之三:“衣沾不足惜,但使愿無違?!?宋 文天祥 《贈(zèng)莆陽卓大著順寧精舍三十韻》:“ 伯奇 令無違, 申生 恭不貳。”
(2).特指不要違反禮法、天道?!墩撜Z·為政》:“ 孟懿子 問孝,子曰:‘無違。’” 楊伯峻 注引 黃式三 《<論語>后案》:“古人凡背禮者謂之違?!?宋 朱熹 《齋居感興》詩之三:“至人秉元化,動(dòng)靜體無違?!?/p>
智者
智者 (zhìzhě) 有智謀或智慧過人的人 sage舍身
(1).佛教徒為宣揚(yáng)佛法,或?yàn)椴际┧略?,自作苦行,謂之“捨身”。六朝時(shí)此風(fēng)最盛?!读簳の涞奂o(jì)下》:“ 大通 元年……三月辛未,輿駕幸 同泰寺 捨身?!薄端鍟の逍兄旧稀罚骸笆菚r(shí)帝崇尚佛道……數(shù)詣 同泰寺 ,捨身為奴,令王公已下贖之?!?宋 陶穀 《清異錄·圓通居士》:“比丘 海光 住 廬山 石虎菴 ,夜夢(mèng)人長清瘦而斑衣,言捨身為菴中供養(yǎng)具。” 清 富察敦崇 《燕京歲時(shí)記·城隍出巡》:“出巡之時(shí),皆以八人肩輿,舁藤像而行。有捨身為馬僮者,有捨身為打扇者。”
(2).犧牲自己。 明 葉憲祖 《鸞鎞記·秉操》:“我 魚惠蘭 ,只為姊妹情深,捨身相代?!?/p>
本指佛教徒犧牲自己的肉體,以表示佛法的大慈大悲的精神。后亦用于為國家、人民和正義事業(yè)而犧牲自己。 陳去病 《輯<陸沉叢書>初集竟題首》詩:“誓死肯從窮髮國,舍身齊上斷頭臺(tái)?!?/p>
存續(xù)
延續(xù)存在。 郭沫若 《把有限的個(gè)體生命融進(jìn)無限的民族生命里去》:“他是把自己的生命切實(shí)地融化進(jìn)了民族的生命里面。在民族存續(xù)的一天, 王銘章 師長是永遠(yuǎn)生存著的?!?/p>
來俊臣名句,羅織經(jīng)·固榮卷第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