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正覺《頌古一百則》:
曼殊問疾老毗耶,不二門開看作家。
珉表粹中誰賞鑒,忘前失后莫咨嗟。
區(qū)區(qū)抱璞兮楚庭臏?zhǔn)浚茶矆笾橘馑宄菙嗌摺?br>休點破,絕疵瑕,俗氣渾無卻較些。
注釋參考
曼殊
(1).佛教菩薩名。即 曼殊室利 。
(2). 滿洲 別稱。也寫作“滿珠”、“曼珠”。 清 黃遵憲 《八用前韻》:“三月麛裘思德化,諸天龍節(jié)護 曼殊 ?!?錢仲聯(lián) 箋注引《清朝通志》:“ 滿洲 ,係 滿珠 之轉(zhuǎn)音,亦稱 曼珠 ?!眳㈤啞肚逋ㄖ尽な献逡弧?。
問疾
探問疾病?!抖Y記·雜記下》:“弔死而問疾?!?唐 盧綸 《酬李端公野寺病居見寄》詩:“寂寞日長誰問疾,料君惟取古方尋?!?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圣祖拏鰲拜》:“嘗託病不朝,要上親往問疾?!?/p>
毗耶
亦作“ 毗邪 ”。亦作“毘耶”。1.佛教語。梵語的譯音。又譯作“毗耶離”、“毘舍離”、“吠舍離”。古 印度 城名?!毒S摩經(jīng)》說, 維摩詰 (意譯 凈名 )居士住 毗耶城 (在今 印度 比哈爾邦 南部)。 釋迦牟尼 于該地說法時, 維摩詰 稱病不去。 釋迦 派 文殊師利 前往問疾。 文殊師利 問 維摩詰 :“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?” 維摩詰 默然不對。 文殊師利 嘆曰:“乃至無有文字語言,是真入不二法門”。古代詩文中,多以此佛教傳說故事為杜口不言而深得妙諦的典故。 南朝 齊 王屮 《頭陀寺碑文》:“掩室 摩竭 ,用啟息言之津;杜口 毗邪 ,以通得意之路。” 唐 陸龜蒙 《奉酬裘美早春病中書事》詩:“欲入 毘耶 問,無人敵 浄名 ?!?宋 張孝祥 《踏莎行》詞:“故人相見尤堪喜, 山陰 乘興不須回。 毗耶 問疾難為對?!?/p>
(2).指 維摩詰菩薩 。詩文中常用以比喻精通佛法、善說佛理之人。 唐 賈島 《和孟逸人林下道情》:“陋巷貧無悶, 毗耶 疾未調(diào)?!?清 錢謙益 《贈胡泌水》詩:“談天欲杜 毘耶 口,午夜燃燈禮 浄名 。” 清 姚鼐 《碩士約過舍久俟不至》詩:“巵言聊一放,閉口終 毘耶 ?!?/p>
(3).指《維摩經(jīng)》。 宋 王安石 《北窗》詩:“北窗枕上春風(fēng)暖,謾讀 毗耶 數(shù)卷書?!?/p>
不二門
同“ 不二法門 ”。 唐 姚合 《寄不疑上人》詩:“是法修行遍,方棲不二門?!?清 姚鼐 《正月晦日期應(yīng)宿同游浮山》詩:“異哉不二門,兼紹洞山統(tǒng)?!?/p>
作家
作家 (zuòjiā) 以寫作為業(yè)者;從事文學(xué)創(chuàng)作有成就的人 writer釋正覺名句,頌古一百則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