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應(yīng)神物長為主,未必浮槎即有靈
出自唐代羅隱《衡陽泊木居士廟下作(一題作題木居士廟)》:
烏噪殘陽草滿庭,此中枯木似人形。
只應(yīng)神物長為主,未必浮槎即有靈。
八月風(fēng)波飄不去,四時黍稷薦惟馨。
南朝庾信無因賦,牢落祠前水氣腥。
注釋參考
神物
(1).神靈、怪異之物?!兑住だM辭上》:“探賾索隱,鉤深致遠,以定天下之吉兇,成天下之亹亹者,莫大乎蓍龜。是故天生神物,圣人則之。” 唐 李白 《梁甫吟》:“ 張公 兩龍劍,神物合有時。” 明 張綸 《林泉隨筆》:“雷雖只是氣,但有氣便有形。神物氣聚,則須有纔過便散。既有神物,則震死人書其背,夫復(fù)何怪?”
(2).指神仙。《史記·孝武本紀》:“上即欲與神通,宮室被服不象神,神物不至?!?/p>
為主
為主 (wéizhǔ) 放在首要位置 rely mainly on;give priority to;give first place to 以自力更生為主未必
未必 (wèibì) 不一定;不見得 may not;not necessarily 未必有其實也?!獫h· 王充《論衡·訂鬼篇》 未必不為愚人之所知。——清· 劉開《問說》 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。 未必不過此已忘?!读凝S志異·促織》 他未必去北京浮槎
(1).槎,同“ 查 ”。木筏。傳說中來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間的木筏。 晉 張華 《博物志》卷十:“舊説云:天河與海通,近世有人居海渚者,年年八月,有浮槎去來,不失期。” 元 王實甫 《西廂記》第一本第一折:“滋 洛陽 千種花,潤 梁園 萬頃田,也曾泛浮槎到日月邊?!?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選優(yōu)》:“阻隔著 黃河 雪浪,那怕他天漢浮槎?!?/p>
(2).槎,同“ 查 ”。木筏。指木船。 唐 韋應(yīng)物 《龍?zhí)丁吩姡骸袄艘¢兑辣卑叮ǚ謺匀战|山。” 明 徐復(fù)祚 《投梭記·鬻女》:“因逃兵火泛浮槎?!?吳玉章 《從甲午戰(zhàn)爭前后到辛亥革命的回憶·序詩》:“ 東亞 風(fēng)云大陸沉,浮槎東渡起雄心?!?/p>
羅隱名句,衡陽泊木居士廟下作(一題作題木居士廟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