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郭三益《題多福院分翠軒》:
平生但愛山中寺,此日來看竹外山。
心境頓開清凈想,客塵無復(fù)更相關(guān)。
注釋參考
心境
心境 (xīnjìng) 佛教語。指清凈之心;心情;心緒 state of mind;mental state頓開
(1).掙開;脫開。 元 鄭廷玉 《忍字記》第二折:“我如今硬頓開玉鎖金枷,我可便牢拴定心猿意馬?!?/p>
(2).突然打開;立即放開。《水滸傳》第三八回:“只見一個(gè)女娘,年方二八,穿一身紗衣,來到跟前,深深的道了四個(gè)萬福,頓開喉音便唱。”參見“ 頓開茅塞 ”。
清凈
清凈 (qīngjìng) 心境潔凈,不受外擾 clean,quiet 清凈守節(jié) 安定,不紛擾 peace and quiet 圖清凈 清潔純凈 clean and pure 清凈的山,清凈的水 簡明不繁 concise 清凈簡易 佛教語。指遠(yuǎn)離惡行與煩惱 quiet 出家清凈客塵
(1).佛教語。指塵世的種種煩惱?!毒S摩詰經(jīng)·問疾品》:“菩薩斷除客塵煩惱而起大悲?!弊ⅲ骸?什 曰:心本清凈,無有塵垢,塵垢事會而生,於心為客塵也。 肇 曰:心遇外緣,煩惱橫起,故名客塵。” 南朝 梁武帝 《凈業(yè)賦》:“如久澄水,如新磨鏡,外照多像,內(nèi)見眾病,既除客塵,又還自性?!?唐 獨(dú)孤及 《佛頂尊勝陀羅尼幢贊》:“故大音傳於密教,茫茫五濁,客塵覆之?!?宋 蘇軾 《勝相院經(jīng)藏記》:“愿我今者,作是偈已,盡未來世,永斷諸業(yè),客塵妄想,及諸理障,一切世間,無取無舍,無憎無愛,無可無不可?!?明 汪廷訥 《獅吼記·住錫》:“金枷玉鎖何時(shí)脫,蠅利蝸名鎮(zhèn)日奔。生惡趣,惹客塵,膠膠擾擾只貪嗔?!?/p>
(2).旅途中所受的風(fēng)塵。喻旅途勞頓。 宋 范成大 《題如夢堂壁》詩:“片云不載歸夢,兩鬢全供客塵。”
無復(fù)
(1).不再,不會再次。《呂氏春秋·義賞》:“詐偽之道,雖今偷可,后將無復(fù)?!?陳奇猷 校釋:“此文意謂詐偽之道,雖今可以茍且得利,后將不可復(fù)得利也?!薄稌x書·王導(dǎo)傳》:“ 桓彝 見朝廷微弱……憂懼不樂。往見 導(dǎo) ,極談世事,還,謂 顗 曰:‘向見 管夷吾 無復(fù)憂矣?!?唐 韓愈 《落葉送陳羽》詩:“落葉不更息,斷蓬無復(fù)歸?!?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詞曲下·格局》:“ 圣嘆 之評《西廂》,可謂晰毛辨髮,窮幽極微,無復(fù)有遺議於其間矣?!?/p>
(2).指不再有,沒有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對俗》:“不死之事已定,無復(fù)奄忽之慮?!?南朝 梁元帝 《金樓子·雜記上》:“少來搜集書史,頗得諸遺書,無復(fù)首尾,或失名,凡百餘卷?!?瞿秋白 《赤潮曲》:“解放我殖民世界之勞工,無論黑、白、黃,無復(fù)奴隸種?!?/p>
(3).沒有履行。 漢 劉向 《說苑·雜言》:“ 仲尼 曰:‘不強(qiáng)不遠(yuǎn),不勞無功,不忠無親,不信無復(fù),不恭無禮,慎此五者,可以長久矣?!?/p>
(4).不能恢復(fù)。 漢 董仲舒 《春秋繁露·必仁且知》:“其規(guī)非者,其所為不得其事,其事不當(dāng),其行不遂,其名辱,害及其身,絶世無復(fù),殘類滅宗亡國是也?!?/p>
相關(guān)
相關(guān) (xiāngguān) 彼此關(guān)連;相互牽涉;互相關(guān)心 be interrelated;be related to郭三益名句,題多福院分翠軒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