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元代許有壬《念奴嬌 賦螢》:
更闌人靜,正滿天晴露,半庭斜月。
時見飛螢三四點(diǎn),樹影依稀相隔。
暗地偷月,微形自照,冷焰明還滅。
有時分亂,殘星流下天闕。
應(yīng)念造物多情,翻騰變化,腐草還成物。
多少黃萎隨土壤,爭似超然飛越。
我正清貧,寒窗寂寞,賴爾成勛業(yè)。
案頭乾死,也勝零落霜雪。
注釋參考
更闌人靜
同“更深人靜”。 明 陸采 《懷香記·謀逾東墻》:“更闌人靜,東墻月上移花影?!?明 無名氏 《尋親記·唆訟》:“慘淡正黃昏,更闌人靜,寳刀光照雪霜痕?!?許地山 《信仰底哀傷》:“在更闌人靜的時候, 倫文 就要到池邊對他心里所立的樂神請求說?!?/p>成語解釋更:舊時夜間計(jì)時單位,一夜分五更,每更約兩小時;闌:將盡;人靜:沒有人的吵雜聲,一片寂靜。夜已很深,沒有人聲,一片寂靜。更闌人靜出處宋·蔡絳《西清詩話》引楊鸞詩:“白日蒼蠅滿飯盤,夜間蟻?zhàn)佑殖蓤F(tuán);每到更深人靜后,定來頭人咬楊鸞?!?h3>滿天滿天 (mǎntiān) 充滿或布滿天空,形容數(shù)量多 all over the sky;skyful 滿天星斗
斜月
(1).西斜的落月?!稑犯娂で迳糖o一·子夜四時歌秋歌八》:“涼風(fēng)開窓寢,斜月垂光照?!?唐 張若虛 《春江花月夜》詩:“斜月沉沉藏海霧, 碣石 瀟湘 無限路?!?清 龔自珍 《導(dǎo)引曲》詞之二:“怊悵緑梅花下路,半襟斜月不知寒,鳳屧過闌干?!?茅盾 《子夜》三:“她們這一伙,滿腦子是俊偉英武的騎士和王子的影像,以及海島、古堡、大森林中,斜月一樓,那樣的‘詩意’的境地?!?/p>
(2).喻女子的眉毛。 明 葉小鸞 《艷體連珠·眉》:“獨(dú)寫春山,入 錦江 而望遠(yuǎn);雙描斜月,對寳鏡而增妍?!?/p>
許有壬名句,念奴嬌 賦螢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