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楊幼輿《游老君洞》:
陰陽無端更去流,世間盛福難全收。
古人一麾恥外郡,今我半刺來邊州。
到官未久出按懸,滿眼猺獞森戈矛。
誰知造化默相補(bǔ),玉融山水何清幽。
蒼崖翠壁老君洞,健非巧宦能兼游。
萬歲乳成滴白柱,一卷溪畔眠青牛。
真仙遺跡覽不盡,散發(fā)坐石臨界清流。
灑然形質(zhì)已自失,欲釀溟滓觴浮邱。
襟懷浩浩隘八極,身外何物非輕漚。
數(shù)聲長笑下山去,幾點(diǎn)白云天際頭。
注釋參考
古人
古人 (gǔrén) 泛指前人,以區(qū)別于當(dāng)世的人 the ancients;one who has passed away一麾
(1).猶一揮,有發(fā)令調(diào)遣意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感虛》:“ 襄公 志在戰(zhàn),為日暮一麾,安能令日反?”
(2).形容舉事簡捷。 宋 范仲淹 《寄石學(xué)士》詩:“一麾了婚嫁,萬事蠹精神?!?/p>
(3).一面旌麾。舊時(shí)作為出為外任的代稱。 唐 杜牧 《即事》詩:“莫笑一麾東下計(jì),滿江秋浪碧參差。” 宋 曾鞏 《和邵資政》詩:“拂衣久欲求三徑,竊食聊須把一麾?!?清 沉濤 《迭韻和子方謝鶴》:“五貺可無詩媵鶴,一麾聊當(dāng)夢游仙?!眳⒁姟?一麾出守 ”。
外郡
京都以外的州郡?!蛾悤じ咦婕o(jì)上》:“內(nèi)難初靜,諸侯出關(guān),外郡傳烽, 鮮卑 犯塞。” 宋 陸游 《老學(xué)庵筆記》卷七:“前代,夜五更至黎明而終,本朝外廷及外郡悉用此制,惟禁中未明前十刻更終,謂之待旦。”《宋史·食貨志上三》:“ 王珪 奏曰:‘外郡用錢四十可致斗米於京師,今京師乏錢,反用錢百坐倉糴斗米,此極非計(jì)?!?/p>
半刺
(1).指州郡長官下屬的官吏,如長史、別駕、通判等。 晉 庾亮 《答郭預(yù)書》:“別駕舊與刺史別乘,同流宣王化于萬里者,其任居刺史之半?!?唐 楊炯 《唐同州長史宇文公神道碑》:“輜車就列,化洽於二州;油軾當(dāng)官,政成於半刺?!?宋 劉克莊 《送章通判》詩:“半刺已官尊,常時(shí)讀《魯論》?!?清 梁章鉅 《稱謂錄·通判》:“國朝之制,自外府正郎至於郡丞半刺,不由會(huì)府之所選授者,中外臣僚歲終得以聞薦?!?/p>
(2).針灸五刺之一。刺入較淺,故稱半刺。《靈樞經(jīng)·官針》:“半刺者,淺內(nèi),而疾發(fā)鍼,無鍼傷肉,如拔毛狀?!?/p>
邊州
亦作“邉州”。靠近邊境的州邑。泛指邊境地區(qū)?!端螘に魈攤鳌罚骸皟W以不德,荷國榮寵,受任邊州,經(jīng)理民物。” 唐 馬戴 《雪中送青州薛評(píng)事》詩:“憐君急王事,走馬赴邊州?!?宋 李曾伯 《沁園春·月夜自和》詞:“少年弓劍邊州,驚轉(zhuǎn)首黃粱還夢不?” 明 馮夢龍 《邯鄲夢·崔氏尋夫》:“河工去了就邉州?!?/p>
楊幼輿名句,游老君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