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南北朝庾信《道士步虛詞 一》:
渾成空教立。
元始正圖開。
赤玉靈文下。
朱陵真氣來。
中天九龍館。
倒景八風(fēng)臺(tái)。
云度弦歌響。
星移空殿回。
青衣上少室。
童子向蓬萊。
逍遙聞四會(huì)。
倐忽度三災(zāi)。
注釋參考
倒景
倒景 (dào yǐng)道家指天空極高處。日月之光反由下往上照,而由此處往下看日月,其影皆倒,故稱稱天上極高處為「倒景」。
漢書.卷二十五.郊祀志下:「及言世有僊人,服食不終之藥,遙興輕舉,登遐倒景,覽觀縣圃,浮遊蓬萊?!?文選.沈約.遊沈道士館詩(shī):「一舉陵倒景,無事適高嵩?!?夕陽(yáng)返照。
宋書.卷六十七.謝靈運(yùn)傳:「風(fēng)生浪於蘭渚,日倒景於椒塗?!?物體倒映於水中。
文選.孫綽.遊天臺(tái)山賦:「或倒景於重溟,或匿峰於千嶺?!?水中倒立的影子。
南朝宋.謝靈運(yùn).從遊京口北固應(yīng)詔詩(shī):「張組眺倒影,列筵矚歸潮?!?h3>八風(fēng)臺(tái)(1). 漢 王莽 所造臺(tái)名?!稘h書·郊祀志下》:“ 莽 篡位二年,興神僊事,以方士 蘇樂 言,起 八風(fēng)臺(tái) 於宮中。”
(2).泛指臺(tái)觀。 北周 庾信 《道士步虛詞》之一:“中天 九龍舘 ,倒景 八風(fēng)臺(tái) ?!?/p>
庾信名句,道士步虛詞 一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7一炮清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