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曾幾《詠旱三首》:
邦人奉教條,久不知肉味。
潭龍不能神,土偶安足恃。
應(yīng)真住蘭若,云雨可立致。
胡不迎之來,明明有前事。
注釋參考
邦人
(1).國人;百姓?!稌そ鹂g》:“二公命邦人,凡大木所偃,盡起而筑之?!卑矗妒酚洝斒兰摇纷鳌皣恕?。 宋 沉遼 《和穎叔西園春宴》:“太守樂邦人,縱觀迨時豊。” 清 方文 《東湖行》:“郡縣有司既草草,邦人好事者亦少?!?/p>
(2).諸侯?!对姟ば⊙拧ゃ嫠罚骸班滴倚值?,邦人諸友?!?毛 傳:“邦人諸友,謂諸侯也?!?/p>
(3).鄉(xiāng)里之人;同鄉(xiāng)?!俄n詩外傳》卷十:“臣 麥丘 之邦人?!?宋 梅堯臣 《南陽謝紫微挽詞》之三:“里社當(dāng)存祀,邦人定立碑。” 明 高啟 《死亭灣》詩:“邸吏驚赤綬,邦人候朱輪?!?清 吳廷華 《沉孝子行》:“我友哭子幾喪明,邦人請旌留孝名?!?/p>
奉教
接受教導(dǎo)。 戰(zhàn)國 樂毅 《報燕惠王書》:“臣雖不佞,數(shù)奉教於君子矣?!?宋 呂祖謙 《答陳同甫書》:“委曲之教,極見誠意,自此謹(jǐn)當(dāng)奉教?!?明 劉基 《郁離子·九難》:“ 郁離子 曰:‘唯唯,愿奉教。’”
不知肉味
成語解釋原指被美妙的音樂所陶醉,因而辨不出肉味。后形容專心學(xué)習(xí),吃東西辨不出味道。也形容生活困難,無肉可吃。
不知肉味出處《論語·述而》:“子在齊聞《韶》,三月不知肉味。曰:‘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?!?/p>
曾幾名句,詠旱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