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舜民《起桅》:
百尺危檣一尺烏,一夫擊鼓百夫呼。
何似北人將遠適,呼童秣馬與膏車。
注釋參考
何似
(1).如何;怎樣?!侗笔贰ご薏t傳》:“朝貴行過郡境,問人太守政何似?” 唐 張九齡 《敕幽州節(jié)度張守珪書》:“卿比疹疾,今復何似?宜善將療,不得自勤?!?明 王守仁 《傳習錄》卷上:“先生:在坐之友,比來工夫何似?”
(2).何如,比……怎么樣。 唐 聶夷中 《燕臺》詩之二:“何似 章華 畔,空餘禾黍生?” 宋 劉克莊 《賀新郎·再和前韻》詞:“妃子將軍瞋未已,問 匡山 、何似 金鑾殿 ?休更待,杜鵑勸!”
(3).何如。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如。 宋 朱淑真 《愁懷》詩:“東君不與花為主,何似休生連理枝?”
(4).何不,何妨。 明 高明 《琵琶記·乞丐尋夫》:“奴家自幼薄曉得些丹青,何似想像畫取公婆真容,背著一路去,也似相親傍的一般?”
(5).什么。 許地山 《命命鳥》:“佛問 摩鄧 曰:‘女愛 阿難 何似?’女言:‘我愛 阿難 眼;愛 阿難 鼻;愛 阿難 耳;愛 阿難 聲音;愛 阿難 行步?!?/p>
北人
(1).泛稱北方之人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·風操》:“南人賓至不迎,相見捧手而不揖,送客下席而已;北人迎送并至門,相見則揖,皆古之道也?!?唐 皇甫松 《浪淘沙》詞:“蠻歌豆蔻北人愁,蒲雨杉風野艇秋?!?宋 王安石 《紅梅》詩:“春半花纔發(fā),多應不奈寒。北人初未識,渾作杏花看?!?/p>
(2).特指我國北方的少數(shù)民族。《資治通鑒·后晉齊王開運三年》:“ 契丹 翰林承旨、吏部尚書 張礪 言於 契丹 主曰:‘今 大遼 已得天下,中國將相宜用中國人為之,不宜用北人及左右近習?!?/p>
(3).復姓。《莊子·讓王》有 北人無擇 。
遠適
遠往;遠行。 唐 杜甫 《曉發(fā)gong{1*1}安》詩:“舟楫渺然自此去,江湖遠適無前期?!?元 黃鎮(zhèn)成 《遠適》詩:“吉日有遠適,我行志四方?!?秦牧 《花城·社稷壇抒情》:“有人遠適異國歸來,俯身去吻一吻自己國門的土地?!?/p>
秣馬
飼馬。《左傳·襄公二十六年》:“簡兵蒐乘,秣馬蓐食?!薄秶Z·吳語》:“ 吳王 昏乃戒,令秣馬食士?!?晉 袁宏 《后漢紀·桓帝紀》:“ 尚 使人慰勞曰:‘蠻人多寳,足富數(shù)世,諸卿但不併力耳!所亡何足介意。其明旦秣馬蓐食,徑赴城屯。’” 唐 岑參 《獻封大夫破播仙凱歌》:“洗兵魚海云迎陣,秣馬龍堆月照營?!?宋 黃庭堅 《送伯氏入都》詩:“王侯不可謁,秣馬興言歸?!?/p>
膏車
在車軸上涂油,使之潤滑。常喻遠行。 明 何景明 《蹇賦》:“昔予膏車而北騖兮,顧九折而返御?!薄读謩t徐日記·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六日》:“詢之御者,明日可以兼程,因於晚飯后復膏車碾月而行?!眳⒁姟?膏車秣馬 ”。
張舜民名句,起桅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