舉世昏不悟,跣足行荊榛
出自宋代王炎《沿檄如蒲圻訊民之食菜事魔者作詩憫之》:
三代日方中,為民破重昏。
既蝕復光融,孔孟道益尊。
古禮今則亡,陳編意猶存。
飲燕用觥籌,薦享羞羔豚。
瞿曇何為者,髡首徒實繁。
不飲非畏義,不殺非知仁。
舉世昏不悟,跣足行荊榛。
胎禍產妖幻。
與佛岐又分。
俗愚有罣誤,吏議多深文。
怒言必溢惡,疑似恐不根。
黔首亦何罪,可憫不可嗔。
大道若返古,怪說難眩民。
帝民虎豹守,此語誰扣閽。
注釋參考
舉世
舉世 (jǔshì) 整個人世;全世界 throughout the world 舉世聞名 舉世混濁,而我獨清?!妒酚洝でZ生列傳》不悟
(1).沒有覺察?!妒酚洝垉x列傳》:“ 張儀 曰:‘嗟乎,此在吾術中而不悟,吾不及 蘇君 明矣!’”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規(guī)箴》:“ 晉武帝 既不悟太子之愚,必有傳后意,諸名臣亦多獻直言。”
(2).不了解;不理會?!赌鲜贰そ蛡鳌罚骸安晃蛎鞴娋熘??!薄端鍟な废閭鳌罚骸氨炯词雎毮限?,宣條下國,不悟皇鑒曲發(fā),備位少陽?!?/p>
(3).不覺悟。 清 嚴有禧 《漱華隨筆·封繼妻》:“而 夏 不悟,妄度 河套 指日可復,作《漁家傲》一闋?!?魯迅 《書信集·致鄭振鐸》:“ 清 時,許多 中國 人似并不悟自己之為奴,一嘆?!?/p>
跣足
(1).赤腳;光著腳。 唐 谷神子 《博異志·陰隱客》:“首冠金冠而跣足?!?明 郎瑛 《七修類稿·詩文三·徐伯齡》:“﹝ 徐伯齡 ﹞疎蕩不拘小節(jié),對客每跣足蓬頭?!薄都t樓夢》第一回:“只見從那邊來了一僧一道:那僧癩頭跣足,那道跛足蓬頭。”
(2).指光著的腳。 戴望舒 《村姑》詩:“村里的姑娘靜靜地走著,提著她的蝕著青苔的水桶;濺出來的冷水滴在她的跣足上?!?/p>
荊榛
(1).亦作“ 荊蓁 ”。泛指叢生灌木,多用以形容荒蕪情景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歸思賦》:“城邑寂以空虛,草木穢而荊榛?!币槐咀鳌?荊蓁 ”。 唐 李白 《古風》之一:“王風委蔓草,戰(zhàn)國多荊榛?!?金 元好問 《續(xù)小娘歌》之七:“傷心此日河平路,千里荊榛不見人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十月下澣宴閬石蒼水齋》詩:“三江風月尊前醉,一郡荊榛笛里聲?!?/p>
(2).謂沒入荒野,指逝世。 明 周履靖 《錦箋記·聞訃》:“閨中何意,半道荊蓁,情隔云泥?!?/p>
(3).比喻艱危,困難?!杜f唐書·宦官傳·楊復恭》:“吾於荊榛中援立 壽王 ?!?元 許謙 《馮公嶺》詩:“胸中芥蒂未盡去,須信坦道多荊榛?!?/p>
(4).比喻惡人。 元 麻革 《過陜》詩:“豺狼滿地荊榛合,目斷 中條 是故丘?!?明 夏完淳 《大哀賦》:“未許其冠帶春秋,遂至夫荊榛天地?!?清 厲鶚 《東城雜記·陳御史元倩》:“手披荊榛,身御魑魅。” 周實 《民立報出版日祝賦》詩:“重重草木羞依附,莽莽荊榛待剪除?!?/p>
(5).芥蒂;不快。 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射策》:“笑譚之頃,便起荊榛。”
王炎名句,沿檄如蒲圻訊民之食菜事魔者作詩憫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神奇鉛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