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肯容一原,寧以宗國斃
出自宋代魏了翁《過屈大夫清烈廟下》:
鸞皇封棲高梧,封那能雇鴟封梟。
椒蘭自昭質(zhì),不肯化艾蕭。
人生同一初,氣有善不善。
一為君子歸,寧受流俗變。
云何屈大夫,屬意椒蘭芳。
蘭皋并椒丘,蘭藉薦椒漿。
騷中與歌首,蘭必以椒對。
謂椒其不芳,謂蘭不可佩。
經(jīng)言混凡草,臭味自爾殊。
亡何歲時改,二物亦變初。
以蘭為可恃,委美而從俗。
椒亦佞且慆,干進(jìn)而務(wù)入。
椒蘭信芳草,氣質(zhì)自堅(jiān)好。
胡為壞於廷,晚節(jié)不可保。
意者王子蘭,與夫大夫椒。
始亦稍自異,久之竟蕭條。
迨其羽成封,甘心受蕪穢。
不肯容一原,寧以宗國斃。
禹皋於共鯀,旦封與鮮度。
同根復(fù)并生,何嘗改其故。
原非不知人,觀人亦多涂。
治朝中可上,亂世賢亦愚。
況原同姓卿,義有不可去。
所望於兄弟,謂其猶可據(jù)。
我本兄弟女,孰知胡越予。
以是觀離騷,庶幾原心乎。
或云芷蕙等,豈必皆名氏。
騷者詩之余,毋以詞害意。
仲尼作春敉,定哀多微詞。
楚這嬖小臣,況亦有不知。
注釋參考
不肯
不肯 (bùkěn) ——用于否定式助動詞表示拒絕 will not;would not 他不聽勸告,不肯在他的船上裝一臺輔助引擎一原
一個本原?!痘茨献印m真訓(xùn)》:“是故身處江海之上,而神游魏闕之下,非得一原,孰能至於此哉!” 高誘 注:“一原,道之原也。” 清 王夫之 《張子正蒙注·太和》:“神則合物我於一原,達(dá)死生於一致,絪緼合德,死而不亡。”
宗國
(1).同姓諸侯國。因與天子同宗,為其支庶,故稱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 然友 反命,定為三年之喪,父兄百官皆不欲,曰:‘吾宗國 魯 先君莫之行,吾先君亦莫之行也,至於子之身而反之,不可!’” 趙岐 注:“ 滕 魯 同姓,俱出 文王 。 魯 , 周公 之后; 滕 , 叔繡 之后。”《魏書·司馬德宗傳》:“ 元顯 自為后將軍、開府儀同三司、都督十六州,本官悉如故;封子 彥章 為 東海王 ,食 吳興 四萬餘戶,清選文學(xué)臣僚,吏兵一同宗國?!?清 錢謙益 《費(fèi)縣道中》詩之一:“驅(qū)車入 魯 弔遺黎,宗國相傳事可悲?!?/p>
(2).猶祖國。亦兼稱國家,朝廷。《左傳·哀公八年》:“且夫人之行也,不以所惡廢鄉(xiāng)。今子以小惡而欲覆宗國,不亦難乎!” 杜預(yù) 注:“ 輒 , 魯 公族,故謂之宗國?!?宋 蔡絛 《鐵圍山叢談》卷二:“使羣小人不阿罔,則宗國豈至是?!?梁啟超 《本館第一百冊祝辭》第一:“況當(dāng)今日天子蒙塵,宗國岌岌之頃,有何可祝?” 魯迅 《墳·科學(xué)史教篇》:“如古賢人,能播將來之佳果於今茲,移有根之福祉于宗國者,亦不能不要求於社會,且亦當(dāng)為社會要求者矣?!?/p>
魏了翁名句,過屈大夫清烈廟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