擇之文行眾所珍,昔日乘槎犯牛斗
出自宋代吳奎《和歐陽永叔送龍學(xué)赴陜府酌飲贈(zèng)別》:
陜郡太守來告別,翰林主人為置酒。
急喚尋常詩酒伴,要夸此會(huì)為難有。
席間騁辯何快哉,恰似縱丸臨坂走。
詼諧往往笑絕倒,同異地時(shí)瞋掉手。
共憐奇?zhèn)コ鰤m冥,卻欲昏愚浪枯朽。
從來豪舉必兼包,擊節(jié)齊侯容九九。
我實(shí)鄙鈍不曉事,賢公采取寧非偶。
擇之文行眾所珍,昔日乘槎犯牛斗。
年將老矣又分符,莫遣安排用莊叟。
注釋參考
文行
(1).文章與德行。《論語·述而》:“子以四教,文行忠信?!?宋 蘇軾 《潮州韓文公廟碑》:“始 潮 人未知學(xué),公命進(jìn)士 趙德 為之師,自是 潮 之士,皆篤於文行?!?明 劉基 《深居精舍記》:“上人名 允若 ,字 季衡 ,以文行聞於時(shí)賢?!?清 劉大櫆 《鄭氏節(jié)母?jìng)鳌罚骸岸綄W(xué)使者及郡守多重其文行?!?/p>
(2).謂僅有虛文下達(dá)?!端螘の涞奂o(jì)下》:“杖罰雖有舊科……若皆有其實(shí),則體所不堪,文行而已,又非設(shè)罰之意?!?/p>
昔日
昔日 (xīrì) 以前;往日 in former days 用于昔日?!龂瘛?諸葛亮《出師表》 非昔日之樂。——元、 明· 劉基《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》乘槎
亦作“ 乘楂 ”。乘坐竹、木筏。傳說天河與海通,有人居海渚者,年年八月見有浮槎去來,不失期,遂立飛閣于查上,乘槎浮海而至天河,遇織女、牽牛。此人問此是何處,答曰:“君還至 蜀 郡訪 嚴(yán)君平 則知之?!焙笾?蜀 , 君平 曰:“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牽牛宿?!闭谴巳说教旌訒r(shí)。見 晉 張華 《博物志》卷十?!端囄念惥邸肪戆艘安椤弊鳌伴薄?南朝 梁 宗懔 《荊楚歲時(shí)記》也載有類似的傳說: 漢 張騫 奉命出使 西域 等 河 源,乘槎經(jīng)月,到一城市,見有一女在室內(nèi)織布,又見一男子牽牛飲河,后帶回織女送給他的支機(jī)石。 北周 庾信 《哀江南賦序》:“況復(fù)舟楫路窮,星漢非乘槎可上;風(fēng)飇道阻, 蓬萊 無可到之期。” 宋 蘇軾 《次韻正輔同游白水山》:“豈知乘槎天女側(cè),獨(dú)倚云機(jī)看織紗?!?清 孔尚任 《岸桴記》:“予乘槎三年,江淮湖海,住若里巷。”后用以比喻奉使。 唐 杜甫 《有感》詩之一:“乘槎斷消息,無處覓 張騫 ?!?清 汪懋麟 《得舟次二只琉球使還消息》詩之一:“聞道乘槎客,安流實(shí)快哉?!?清 黃遵憲 《遠(yuǎn)歸》詩:“且圖傍岸牽舟住,競(jìng)説乘槎犯斗還?!眳⒁姟?星槎 ”、“ 浮槎 ”。
牛斗
指牛宿和斗宿。傳說 吳 滅 晉 興之際,牛斗間常有紫氣。 雷煥 告訴尚書 張華 ,說是寶劍之氣上沖于天,在 豫東 豐城 。 張華 派 雷 為 豐城 令,得兩劍,一名龍泉,一名太阿,兩人各持其一。 張華 被誅后,失所持劍。后 雷煥 子持劍過 延平津 ,劍入水,但見兩龍各長數(shù)丈,光采照人。見《晉書·張華傳》。后常用以為典。 北周 庾信 《思舊銘》:“劍沒 豐城 ,氣存牛斗?!?唐 杜甫 《所思》詩:“徒勞望牛斗,無計(jì)斸龍泉。” 元 薩都剌 《過延平津》詩:“神光射霄漢,牛斗為不明。” 何其芳 《憶昔》詩:“光芒萬丈射牛斗,要把人間重鑄成?!?/p>
牛鬭:1.謂牛相斗。 北周 庾信 《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志銘》:“月峽猿啼,江神牛鬭?!?元 張雨 《春耕》詩:“壺漿稚子看牛鬭,卻過田頭午餉時(shí)?!?/p>
(2).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紕漏》:“ 殷仲堪 父病虛悸,聞牀下蟻動(dòng),謂是牛鬭?!?劉孝標(biāo) 注引 檀道鸞 《續(xù)晉陽秋》:“ 仲堪 父曾有失心病。”后用“牛鬭”指病虛、心神恍惚。 五代 李瀚 《蒙求》詩:“ 廣 客蛇影, 殷 師牛鬭?!?/p>
吳奎名句,和歐陽永叔送龍學(xué)赴陜府酌飲贈(zèng)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4春來日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