辟書五府至,名為四海聞。
出自唐朝韋應物《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》
二十揮篇翰,三十窮典墳。辟書五府至,名為四海聞。
始從車騎幕,今赴嫖姚軍。契闊晚相遇,草戚遽離群。
悠悠行子遠,眇眇川途分。登高望燕代,日夕生夏云。
司徒擁精甲,誓將除國氛。儒生幸持斧,可以佐功勛。
無言羽書急,坐闕相思文。
注釋參考
辟書
征召的文書。 三國 魏 阮籍 《奏記詣太尉蔣濟》:“開府之日,人人自以為掾?qū)伲槐贂枷?,而下走為首?!薄蛾悤た讑J傳》:“司徒 王僧辯 先下辟書,引 奐 為左西曹掾,又除 丹陽 尹丞?!?宋 王安石 《送張仲容赴杭州孫公辟》詩:“憶我屢隨游客入,喜君今赴辟書還?!?/p>
五府
(1).指 周 代的太府、玉府、內(nèi)府、外府、膳府。《列子·周穆王》:“五府為虛,而臺始成。” 張湛 注:“《周禮》:太府掌九貢九職之貨賄,玉府掌金玉玩好,內(nèi)府主良貨賄,外府主泉藏,膳府主四時食物者也?!?/p>
(2).即明堂。《北史·牛弘傳》:“竊謂明堂者…… 黃帝 曰合宮, 堯 曰五府, 舜 曰總章,布政興教,由來尚矣?!薄短接[》卷五三三引 唐 成伯玙 《禮記外傳》:“ 唐 虞 為五府, 夏 謂太廟為世室, 殷 人謂路寢為重屋, 周 人謂五府為明堂?!?宋 范仲淹 《明堂賦》:“暨二帝之述焉,合五府而祭矣。”
(3).古代五官署的合稱。所指不一?!稘h書·趙充國傳》:“后 臨眾 病免,五府復舉 湯 ?!薄顿Y治通鑒·漢宣帝神爵二年》引此文, 胡三省 注云:“丞相、御史、車騎將軍、前將軍,併后將軍府為五府?!薄逗鬂h書·張楷傳》:“﹝ 楷 ﹞五府連辟,舉賢良方正,不就?!?李賢 注:“五府,太傅、太尉、司徒、司空、大將車也?!薄吨軙x蕩公護傳》:“ 保定 元年,以 護 為都督中外諸軍事,令五府總於天官。”《資治通鑒·陳文帝天嘉二年》引此文, 胡三省 注云:“五府,地官、春官、夏官、秋官、冬官也?!?宋 趙昇 《朝野類要·稱謂》:“五府:兩參政,三樞密?!?/p>
(4).傳說中的仙人居所。 唐 駱賓王 《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》詩:“玄都五府風塵絶,碧海三山波浪深?!?/p>
四海
四海 (sìhǎi) 指全國各地 the whole country 四海為家 將軍既帝室之胄,信義著于四海?!度龂尽ぶT葛亮傳》 大閹之亂,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,四海之大,有幾人歟?——明· 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 指世界各地 the whole world 放之四海而皆準 豪放、豁達 unconstrained 老牛說:“真是大手筆,四海得很”韋應物名句,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