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呂巖《勸世》:
一毫之善,與人方便。
一毫之惡,勸君莫作。
衣食隨緣,自然快樂。
算是甚命,問什么卜。
欺人是禍,饒人是福。
天眼昭昭,報(bào)應(yīng)甚速。
諦聽吾言,神欽鬼伏。
注釋參考
天眼
(1).佛教所說五眼之一。又稱天趣眼,能透視六道、遠(yuǎn)近、上下、前后、內(nèi)外及未來等?!洞笾嵌日摗肪砦澹骸办堆?,得se{1-1}界四大造清浄色,是名天眼。天眼所見,自地及下地六道中眾生諸物,若近,若遠(yuǎn),若麁,若細(xì),諸色無不能照?!?南朝 陳 徐陵 《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》:“大士天眼所照,預(yù)覩未來?!?唐 王維 《夏日過青龍寺謁操禪師》詩:“山河天眼里,世界法身中?!?/p>
(2).指天神之眼?!秲号⑿蹅鳌返诙幕兀骸坝竦厶煅垡豢?,果然便向那人道:‘似你這等的功行,便是我這里也無天條可引?!?/p>
(3).古人有日、月乃天之眼睛之說。詩文中常用以指月亮。 唐 盧仝 《月蝕詩》:“皇天要識物,日月乃化生。走天汲汲勞四體,與天作眼行光明……再得見天眼,感荷天地力?!?明 劉基 《次韻石末公七月十五夜月蝕詩》:“不知妖恠從何來,惝恍初驚天眼昳?!?/p>
昭昭
昭昭 (zhāozhāo) 明亮;光明 bright 昭昭有光,利行兵 明白;清楚 understand 俗人昭昭,我獨(dú)昏昏?!独献印?昭昭然白黑分類。——唐· 韓愈《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》 形容有心事 worry 昭昭然為天下憂不足報(bào)應(yīng)
報(bào)應(yīng) (bàoyìng) 指有施必有報(bào),有感必有應(yīng),故現(xiàn)在之所得,無論禍福,皆為報(bào)應(yīng) retribution 回報(bào)。公正的懲罰行為或效果 nemesis 一意孤行理所應(yīng)當(dāng)引起惱怒的報(bào)應(yīng)呂巖名句,勸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