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白居易《慈烏夜啼》
慈烏失其母,啞啞吐哀音。
晝夜不飛去,經(jīng)年守故林。
夜夜夜半啼,聞?wù)邽檎唇蟆?br>聲中如告訴,未盡反哺心。
百鳥豈無母,爾獨(dú)哀怨深。
應(yīng)是母慈重,使?fàn)柋蝗巍?br>昔有吳起者,母歿喪不臨。
嗟哉斯徒輩,其心不如禽。
慈烏復(fù)慈烏,鳥中之曾參。
注釋參考
百鳥
各種禽鳥?!秴窃酱呵铩ぴ酵鯚o余外傳》:“天美 禹 德而勞其功,使百鳥還為民田。” 北周 庾信 《至老子廟應(yīng)詔》詩:“野戍孤煙起,春山百鳥啼?!?唐 韓愈 《感春》詩之一:“春風(fēng)吹園雜花開,朝日照屋百鳥語?!?/p>
無母
(1).失去母親?!秴问洗呵铩げ粡V》:“ 公子小白 無母,而國人憐之?!?/p>
(2).鳥名?!秲x禮·公食大夫禮》“加於下大夫以雉兔鶉鴽” 漢 鄭玄 注:“鴽,無母?!?/p>
哀怨
哀怨 (āiyuàn) 悲傷埋怨 plaintive白居易名句,慈烏夜啼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