仙事占無據(jù),竹帛笑劉安
出自宋代呂渭老《水調(diào)歌頭(明日,純中以酒見貺,約即見過。徘徊江上久不至,復次其韻)》:
江湖堪極目,非霧亦非煙。
故人相見,縱橫高義薄云天。
已具萸尊茗話,悵望云中江樹,不見子猷船。
日色隱林表,十里認帆竿。
百年間,無個事,且安閑。
功名兩字,茫然都墜有無間。
且盡身前一醉,休問古來今往,及取菊花殘。
仙事占無據(jù),竹帛笑劉安。
注釋參考
無據(jù)
(1).沒有依據(jù)或證據(jù)。 唐 顏師古 《明堂議》:“ 大戴 所説,初有近郊之言,為稱 文王 之廟。進退無據(jù),自為矛盾?!?唐 王涯 《太華山仙掌辯》:“予嘗覽 張平子 之賦 西京 ,至‘巨靈高掌,厥跡猶存’之辭,常以是惑……暨覩其形而咨之,果謬悠而無據(jù)也?!?/p>
(2).無所依憑。 宋 謝懋 《驀山溪》詞:“飛云無據(jù),化作冥蒙雨?!?/p>
竹帛
(1).竹簡和白絹。古代初無紙,用竹帛書寫文字。《墨子·天志中》:“又書其事於竹帛,鏤之金石,琢之槃盂,傳遺后世子孫?!?/p>
(2).引申指書籍、史乘。《史記·孝文本紀》:“然后祖宗之功德著於竹帛,施于萬世,永永無窮,朕甚嘉之?!?三國 魏 曹植 《求自試表》:“每覽史籍,觀古忠臣義士,出一朝之命,以殉國家之難,身雖屠裂,而功名著於景鐘,名稱垂於竹帛,未嘗不拊心而嘆息也?!?唐 韓愈 《送文暢師北游》詩:“相公鎮(zhèn) 幽 都,竹帛爛勛伐。”《警世通言·俞伯牙摔琴謝知音》:“似先生這等抱負,何不求取功名,立身於廊廟,垂名於竹帛?!?梁啟超 《讀孟子界說》:“故《春秋》有大義,有微言,皆口授弟子,俟數(shù)傳乃著竹帛。”
呂渭老名句,水調(diào)歌頭(明日,純中以酒見貺,約即見過。徘徊江上久不至,復次其韻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