豈惟警聾聵,亦足慰岑寂
出自宋代王之道《次韻因老見贈(zèng)》:
扁舟歷陽來,訪君得少息。
登堂默無語,見老稱目擊。
去年糝江上,群盜羅劍戟。
君時(shí)濡須游,入山笑相揖。
肩擔(dān)祖師禪,問答揮楖栗。
豈惟警聾聵,亦足慰岑寂。
春容褪丹青,雨意鋪水墨。
定將儻赴感,澄霽自端的。
麥秋數(shù)日間,饑腸頗貪得。
兵余敝廬盡,何獨(dú)空四壁。
維摩幸無恙,胡避有新室。
白云本無心,能歸定能出。
歸然三杰峰,況是舊相識(shí)。
我有半仙丹,和劑等昌木。
為言山中人,蟠桃已成實(shí)。
注釋參考
豈惟
見“ 豈唯 ”。
聾聵
(1).耳聾或天生的聾子?!秶?guó)語·晉語四》:“聾聵不可使聽?!?韋昭 注:“耳不別五聲之和曰聾。生而聾曰聵?!?漢 揚(yáng)雄 《法言·問明》:“吾不見震風(fēng)之能動(dòng)聾聵也?!薄赌淆R書·王融傳》:“聽《韶》《雅》如聾聵,臨方丈若爰居?!?郭沫若 《未央》:“﹝他﹞常常為耳鳴重聽所苦,如今將近十年,更覺得有將要成為聾聵的傾向了。”
(2).喻愚昧無知。亦指愚昧無知的人。 漢 焦贛 《易林·頤之鼎》:“牛馬聾聵,不知聲味;遠(yuǎn)賢賤仁,自合亂憒?!?三國(guó) 魏 阮籍 《詠懷》之四十:“世有此聾聵,茫茫將焉如。” 唐 韓愈 《朝歸》詩:“坐食取其肥,無堪等聾聵?!?明 歸有光 《太極在先天范圍之內(nèi)》:“明言曉告,以振斯世之聾聵?!?太平天囯 洪仁玕 《軍次實(shí)錄》:“小官等佩讀之餘,知足以破斯世之迷途,啟斯人之聾聵。”
岑寂
岑寂 (cénjì) 高而靜;清冷 silent 去帝鄉(xiāng)之岑寂?!鄂U照賦》王之道名句,次韻因老見贈(zèng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