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李新《送吳使君》:
西南世家無十族,吳范生兒長食肉。
虎頭犀骨初長成,閉門教草三千牘。
傳來舊物凌云筆,楷字君王無第一。
墨池染盡俱拙人,柿葉學成幾失實。
聞道甘棠陰已密,相共政聲同一律。
玉壺盈尺不消冰,清峻照人常慘栗。
歸侍安車輻巾叟,石建板輿憐白首。
二年贏得倚欄干,醉看紅梅霜雪后。
草玄故人偏嗜酒,試拚黃金追百斗。
芋魁榿木的然成,丙穴郫筒依舊不。
行舟牽挽由來有,十倍青衿折楊柳。
未容學舍鞠園蔬,歲月用陶燕許手。
駑驂無取休推轂,二十四蹄肥苜蓿。
近時牙頰惜春風,吾曹易效窮途哭。
注釋參考
聞道
(1).領會某種道理?!墩撜Z·里仁》:“朝聞道,夕死可矣。” 唐 韓愈 《師說》:“聞道有先后,術(shù)業(yè)有專攻?!?明 李贄 《卓吾論略》:“吾父子儻亦聞道於此,雖萬里可也?!?/p>
(2).聽說。 唐 杜甫 《秋興》詩之四:“聞道 長安 似弈棋,百年世事不勝悲?!?元 秦簡夫 《趙禮讓肥》第二折:“豈不聞道是哀哀父母劬勞。” 李木庵 《東山吟》:“聞道時危黨錮急,傷心不許問家國?!?/p>
甘棠
(1).木名。即棠梨?!对姟ふ倌稀じ侍摹罚骸氨诬栏侍?,勿翦勿伐, 召伯 所茇?!?陸璣 疏:“甘棠,今棠梨,一名杜梨?!?宋 張孝祥 《青玉案·餞別劉恭父》詞:“甘棠庭院,芰荷香渚,盡是相思處?!?/p>
(2).《史記·燕召公世家》:“ 周武王 之滅 紂 ,封 召公 於北 燕 …… 召公 巡行鄉(xiāng)邑,有棠樹,決獄政事其下,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,無失職者。 召公 卒,而民人思 召公 之政,懷棠樹不敢伐,哥詠之,作《甘棠》之詩。”后遂以“甘棠”稱頌循吏的美政和遺愛。 漢 王褒 《四子講德論》:“非有圣智之君,惡有甘棠之臣?”《隸釋·漢趙相雍勸闕碑》:“至 趙國 府君,在官五載,蒞政清平,有甘棠之化。” 元 武漢臣 《玉壺春》楔子:“三年為吏在 錢塘 ,近奉徵書入 建章 。自省循良無實政,終慙父老説甘棠?!?明 王玉峰 《焚香記·赴任》:“乘遭遇,甘棠定擬政聲馳?!?/p>
相共
共同,一道。 南唐 馮延巳 《拋球樂》詞:“且上高樓望,相共憑欄看月生?!?/p>
政聲
官吏的政治聲譽?!赌鲜贰こ翍梻鳌罚骸澳艘?憲 帶 山陰 令,政聲大著。” 唐 錢起 《送沉少府還江寧》詩:“江樓新詠發(fā),應與政聲傳。” 吳玉章 《從甲午戰(zhàn)爭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憶》十六:“辛亥革命勝利以后, 薄洵 還在 榮縣 作知事,他的政聲很好,受到群眾擁護,替當時的革命黨人保持了榮譽?!?/p>
同一律
形式邏輯的基本規(guī)律之一。在同一思維過程中,必須在同一意義上使用概念和判斷,不能混淆不相同的概念和判斷。
李新名句,送吳使君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