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玉鉤、微云避舍,素風吹暑
出自宋代李處全《賀新郎(和俞叔夜七夕)》:
秋意生何許。
對玉鉤、微云避舍,素風吹暑。
銀漢橋成天路穩(wěn),乾鵲聲聲媚嫵。
送仙杖、年年須度。
離合悲歡多少話,想今宵、繾綣難深訴。
千古恨,無新故。
聊須作意成歡緒。
為佳時、金針戲把,翠觴頻舉。
莫念匆匆輕摻袂,天上元無間阻。
況好是、新涼庭戶。
倦客天涯磋老大,趁珠簾、繡額高樓處。
乞些巧,調(diào)兒女。
注釋參考
玉鉤
(1).玉制的掛鉤。亦為掛鉤的美稱。《楚辭·招魂》“掛曲瓊些” 漢 王逸 注:“曲瓊,玉鉤也……雕飾玉鉤,以懸衣物也?!?南唐 李璟 《攤破浣溪沙》詞:“手卷真珠上玉鉤,依前春恨鎖重樓?!?元 關(guān)漢卿 《緋衣夢》第一折:“珠簾簌,玉鉤彎,紗窗靜,緑閨閑。” 清 秋瑾 《風雨口號》:“啣泥燕子多情甚,小語依依傍玉鉤?!?/p>
(2).喻新月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翫月城西門廨中》詩:“蛾眉蔽珠櫳,玉鉤隔瑣窓。” 唐 李白 《掛席江上待月有懷》詩:“倏忽城西郭,青天懸玉鉤?!?宋 張元干 《花心動·七夕》詞:“斷云卻送輕雷去,疎林外,玉鉤微吐?!?明 無名氏 《還帶記·二郎誚裴》:“疎影蕩銀河,漾清光,映碧波,玉鉤斜掛,冰輪墮?!?/p>
(3).喻女人小腳。 元 吳昌齡 《端正好·美妓》套曲:“襯緗裙玉鉤三寸,露春蔥十指如銀?!?明 徐霖 《繡襦記·逑葉良儔》:“掀羅幕蕩玉鉤,弓鞋裙襯雙鳳頭?!?/p>
(4).見“ 玉鉤斜 ”。
避舍
猶退避?!秴问洗呵铩ぬ幏健罚骸?昭釐侯 至,詰車令各避舍?!?漢 劉向 《列女傳·楚莊樊姬》:“王以姬言告 虞丘子 , 丘子 避席,不知所對,於是避舍,使人迎 孫叔敖 而進之。” 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詞曲·絃索入曲》:“ 嘉 隆 間,度曲知音者,有 松江 何元朗 ,畜家僮習唱,一時優(yōu)人俱避舍。” 清 李漁 《玉搔頭·締盟》:“魚蝦應(yīng)避舍,讓窟待龍眠?!?/p>
素風
(1).純樸的風尚;清高的風格。 晉 袁宏 《三國名臣序贊》:“操不激切,素風愈鮮?!?南朝 宋 傅亮 《為宋公修楚元王墓教》:“素風道業(yè),作范后昆?!?唐 王維 《送綦毋校書棄官還江東》詩:“天命無怨色,人生有素風?!?宋 王安石 《寄張襄州》詩:“ 襄陽 州望古來雄,耆舊相傳有素風?!?明 歸有光 《諭祭贈資政大夫裴爵并配贈夫人郜氏文》:“維爾性含淳質(zhì),家承素風?!?/p>
(2).秋風。 三國 魏 阮籍 《詠懷》之二五:“日月徑千里,素風發(fā)微霜?!薄冻鯇W記》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《纂要》:“風(秋風)曰商風、素風、凄風、高風、涼風、激風、悲風?!?宋 葉適 《朝奉大夫知惠州姜公墓志銘》:“素風落朱榮,旅葬 臺 之湄。”
李處全名句,賀新郎(和俞叔夜七夕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