求之古無有,欲學(xué)固未暇
出自宋代張耒《與友人論文因以詩投之》:
我雖不知文,嘗聞于達者。
文以意為車,意以文為馬。
理強意乃勝,氣盛文如駕。
理惟當(dāng)即止,妄說即虛假。
氣如決江河,勢盛乃傾瀉。
文莫如六經(jīng),此道亦不舍。
但于文最高,窺不見隙罅。
故令后世儒,其能及者寡。
文章古亦眾,其道則一也。
譬如張眾樂,要以歸之雅。
區(qū)區(qū)為對偶,此格最污下。
求之古無有,欲學(xué)固未暇。
君為時俊髦,我老安茍且。
聊獻師所傳,無以吾言野。
注釋參考
無有
無有 (wúyǒu) 沒有 not have “有在者乎?”曰:“無有?!薄稇?zhàn)國策·趙策》 無有礙矣?!啤?李朝威《柳毅傳》 無有不過而拜?!鳌?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 絕無有?!濉?方苞《獄中雜記》 果無有。未暇
謂沒有時間顧及。 漢 張衡 《東京賦》:“因 秦 宮室,據(jù)其府庫,作 洛 之制,我則未暇?!?漢 劉楨 《雜詩》:“馳翰未暇食,日昃不知晏?!?三國 魏 曹植 《七啟》:“﹝ 鏡機子 曰:﹞‘此肴饌之妙也,子能從我而食之乎?’ 玄微子 曰:‘予甘藜藿,未暇此食也。’”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銘箴》:“曾名品之未暇,何事理之能閑哉!” 章炳麟 《駁康有為論革命書》:“如右所言,大抵關(guān)於種類,而於情偽得失,未暇論也。”
張耒名句,與友人論文因以詩投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