雞爭舂米茅檐底,犬吠行人槿籬罅。
出自宋朝陸游《三山卜居今三十有三年矣屋陋甚而地有余數(shù)世》
印累累,綬若若,換君朱顏君不覺。
冠如箕,劍拄頤,蒼頭廬兒笑君癡。
不如短褐歸鄉(xiāng)舍,上畢租庸下婚嫁。
橫陂引水蒔禾黍,高陸犁荒種桑柘。
比鄰畢出觀夜場,老稚相呼作春社。
雞爭舂米茅檐底,犬吠行人槿籬罅。
數(shù)椽幸可傳子孫,此地它年名陸村。
藜羹一飽能世守,殊勝養(yǎng)牛并上尊。
注釋參考
茅檐
茅檐 (máoyán) 茅,指蓋屋的草;檐,本是房檐。茅檐指茅屋 thatched cottage 茅檐低小,溪上青青草?!巍?辛棄疾《清平樂·村居》犬吠
狗叫。喻小的驚擾。 唐 杜牧 《上李司徒相公論用兵書》:“一軍無主,僅一月日,曾無犬吠,況於他謀。”參見“ 犬吠之警 ”。
行人
行人 (xíngrén) 步行的人。古指出行的人;出征的人;又作使者的通稱 pedestrian 會其行人發(fā)露,瓚亦梟夷,故使鋒芒錯縮,厥圖不果。——《三國演義》 行人駐足聽?!队衽_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 行人弓箭各在腰。——唐· 杜甫《兵車行》 過者問行人 行人但云點行頻槿籬
木槿籬笆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宿東園》詩:“槿籬疎復(fù)密,荊扉新且故?!?唐 王維 《春過賀遂員外藥園》詩:“前年槿籬故,今作藥欄成?!?趙殿成 箋注引《通志略》:“木槿,人多植庭院間,亦可作籬,故謂之槿籬。” 宋 孫光憲 《風(fēng)流子》詞:“茅舍槿籬溪曲,雞犬自南自北?!?/p>
陸游名句,三山卜居今三十有三年矣屋陋甚而地有余數(shù)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