抗志老淵明,早卜柴桑住
出自宋代郭印《前十三章未見營創(chuàng)之意因成古風》:
紛紛世間法,失得隨所寓。
有心不吾來,無以不吾拒。
敝帚貴千金,窮閻封萬戶。
或理先默定,疇能測其故。
我生麋鹿姿,林壑所忻慕。
抗志老淵明,早卜柴桑住。
蓬門直清江,傍有萬竹塢。
捐金買尋丈,地主牢不許。
往來二十秋,垂涎焦肺腑。
誰歟誘其衷,百畝倏見予。
云棲眇空明,似有神物護。
物林兩腋風,步武覺輕舉。
三徑手自開,一一通幽處。
取勝著新亭,揭名非茍取。
遐光遠山入,靜聽珍禽語。
園花四時春,岸木千年古。
昔也荊榛場,今焉瓊玉府。
清境世所無,金谷誰比數(shù)。
再拜天之賜,從茲謝簪組。
名宦空疲人,視此真糞土。
注釋參考
抗志
(1).高尚其志?!读w·上賢》:“士有抗志高節(jié)以為氣勢,外交諸侯,不重其主者,傷王之威?!?宋 曾鞏 《筠州學記》:“而搢紳之徒,抗志於qiang{1-1}暴之間?!?明 謝肇淛 《五雜俎·事部三》:“ 白樂天 抗志辭榮,似知道者?!?章炳麟 《辨詩》:“自 王粲 以降,作者抗志,欲返古初?!?/p>
(2).指高尚的志向?!稌x書·夏統(tǒng)傳》:“其人循循,有 大禹 之遺風, 太伯 之義讓, 嚴遵 之抗志, 黃公 之高節(jié)。” 明 何景明 《六子詩·李戶部夢陽》:“抗志冀陳力,危言獲罪愆?!?/p>
淵明
深遠明達。 晉 常璩 《華陽國志·劉后主志》:“非淵明弘鑒,則中興之業(yè),何容易哉?”
柴桑
(1).古縣名。 西漢 置,因縣西南有 柴桑山 得名,治所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 西南。 東漢 末, 諸葛亮 見 孫權(quán) 于此,共圖抗 曹 。 晉 以后歷為 潯陽郡 和 江州 治所。 隋 廢。 晉 郭璞 《江賦》:“鼓洪濤於 赤岸 ,淪餘波乎 柴桑 ?!?/p>
(2).借指 晉 陶潛 。因其故里在 柴桑 ,故稱。 清 錢謙益 《吳封君七十序》:“指 婁水 為 潯陽 ,即家園為 廬 阜,飲 柴桑 之酒,一觴獨進;鼓 少文 之琴,眾山皆響?!?陳三立 《次韻黃知縣苦雨》:“陸沉共有神州痛,休問 柴桑 漉酒巾?!?/p>
(3).據(jù)《宋書·隱逸傳·陶潛》載, 潛 晚年隱居故里 柴桑 ,有腳疾,外出輒命二兒以籃輿舁之。后因以“柴?!贝腹世?。 清 趙翼 《哭亡兒耆瑞》詩之五:“葬留 嬴 博 空題墓,歸到 柴桑 孰舁輿?”
郭印名句,前十三章未見營創(chuàng)之意因成古風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