楞伽著在西域編,名雖或訛經(jīng)則傳
出自宋代岳珂《楞伽經(jīng)注帖贊》:
貝多之葉來金仙,益以注釋非忘言。
楞伽著在西域編,名雖或訛經(jīng)則傳。
唐世經(jīng)生筆力便,茲文流布今幾年。
河南題字恐未然,留與末世觀蹄筌。
注釋參考
楞伽
亦作“ 楞迦 ”。1.山名。梵文音譯。在古 師子國 (今 斯里蘭卡 )境。相傳佛在此山說經(jīng)。 宋 王安石 《化城閣》詩:“ 楞伽 海中山,杳出霄漢上?!薄冻蹩膛陌阁@奇》卷二八:“若非圓寂光中客,定是 楞迦 峰頂人?!?/p>
(2).指《楞伽經(jīng)》。梵名。有四種漢文譯本,今存三種。此經(jīng)提出五法、三性、八識等大乘教義,后人在詩文中常有征引。 唐 韋應(yīng)物 《寄恒璨》詩:“今日郡齋閒,思問《楞伽》字?!?明 高啟 《楞伽寺》詩:“《楞伽》義未曉,塵累方自恥?!?清 姚鼐 《法源寺》詩:“欲偕投紱老,終日問《楞迦》。” 章炳麟 《大乘佛教緣起考》:“法相名為《瑜伽師地》,雖與瑜伽一派有殊,然《楞伽》已有‘瑜伽師有幾’之文。此則 提婆 以前已取瑜伽之名。”
西域
西域 (xīyù) 漢代以后對今玉門關(guān)以西的新疆及中亞細(xì)亞等地區(qū)的總稱 Western Regions 西域書,泛指有關(guān)佛教的著作岳珂名句,楞伽經(jīng)注帖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