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普《勸學歌》:
太極肇判兩儀生,其中人為萬物靈。
人亦天地一物耳,獨以道義超眾形。
立為三才中宇宙,發(fā)揮天地經人倫。
茲事初非外爍伐,毫發(fā)皆奮七尺身。
后生可畏如日出,千金之軀豈可輕。
寸陰可惜莫虛擲,百年安得長青春。
有力如虎當猛省,何況責望深父兄。
不通六籍不是學,未了三才未是人。
希圣必須志堯舜,希賢必有為顏曾。
義理彝倫精講究,禮樂制度須詳明。
體用源流務透徹,血脈文理仍流行。
會通兩盡始無礙,范圍未始離曲成。
無塵胸次貯萬卷,拔出筆力找千鈞。
不用高枕臥丘壑,用之家齊國治天下平。
不但匹無匹婦皆獲所,草木魚鱉咸清寧。
此皆后進本分事,不為干利與求名。
更須掃除謔浪傲惰熊,打并嗜欲聲色{1|1}情。
一物一則同一敬,牢守孔孟張朱程。
吃緊工夫決有效,令聞廣譽垂千齡。
英雄氣概為則是,一變至道非難能。
君不見四十五十無聞不足觀,總是惰而不學昏昏貿貿枉生天地間。
注釋參考
不用
不用 (bùyòng) 用不著,不必 need not 不用你管這事 你留步吧,不用下去了高枕
高枕 (gāozhěn) 墊高枕頭安心睡覺,形容無所憂慮 high pillow 今君有一窟,未得高枕而臥也。又:三窟已就,君姑高枕為樂矣?!稇?zhàn)國策·齊策》丘壑
(1).山陵和溪谷。 宋 王安石 《九井》詩:“山川在理有崩竭,丘壑自古相盈虛?!?/p>
(2).泛指山水幽美的地方。 清 方文 《廬山詩·白鶴觀》:“時時過 江 來, 廬山 訪丘壑?!?/p>
(3).鄉(xiāng)村;幽僻之地?!侗笔贰の菏諅鳌罚骸安火B(yǎng)望于丘壑,不待價于城市?!?宋 蘇軾 《乞罷學士除閑慢差遣札子》:“臣多難早衰,無心進取,得歸丘壑以養(yǎng)餘年,其甘如薺?!?明 梁辰魚 《浣紗記·游春》:“你既無婚,我亦未娶。即圖同居丘壑,以結姻盟?!?/p>
(4).謂隱逸。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齋中讀書》詩:“昔余游京華,未嘗廢丘壑?!?金 王若虛 《茅先生道院記》:“予世之散人也,才能無取于人,而功名不切于己,雖寄跡市朝,而丘壑之念未嘗一日忘?!?清 方文 《訪林青仲兄弟》詩之二:“丘壑本繇性,漁樵豈為名?!?/p>
(5).喻困境。 宋 范仲淹 《進故朱寀所撰春秋文字及乞推恩與弟寘狀》:“伏望圣慈,特霑一命……使其幼孤,不墮丘壑,亦天地之造也?!?/p>
(6).喻深遠的意境。 宋 黃庭堅 《題子瞻枯木》詩:“胸中元自有丘壑,故作老木蟠風霜?!?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藝二·世祖御筆》:“上以武功定天下,萬幾之餘,游藝翰墨,時以奎藻頒賜部院大臣,而胸中丘壑又有 荊 、 關 、 倪 、 黃 輩所不到者?!?清 沉復 《浮生六記·浪游記快》:“而觀其或亭或臺,或墻或石,或竹或樹,半隱半露間,使游人不覺其觸目;此非胸有丘壑者斷難下手。”
下平
(1).漢字聲調的一種。 明 王鏊 《震澤長語·音韻》:“凡宮為上平,商為下平,角為入,徵為上,羽為去?!?/p>
(2).見“ 上下平 ”。
陳普名句,勸學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