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我血備偏,授書防敗辱
出自宋代晃沖之《次四兄韻答許下諸公》:
群雄將鳳騷,敵若攻守墨。
公將百萬兵,如一劇孟足。
間楚或揮金,伐虞還取玉。
使我血備偏,授書防敗辱。
安敢凱旋歌,直可向師哭。
短兵不須接,長城已完筑。
畏強(qiáng)我但守,用奇公自出。
入壘畏膝行,免冠謝頭禿。
論功谷可丹,錫合綬當(dāng)綠。
顧我老更癡,猛虎空手觸。
注釋參考
敗辱
(1).失敗與恥辱。 唐 韓愈 《省試顏子不貳過論》:“夫行發(fā)於身加於人,言發(fā)乎邇見乎遠(yuǎn),茍不慎也,敗辱隨之?!?/p>
(2).謂敗壞他人名聲,使遭受污辱。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仇大娘》:“里人 魏名 夙狡獪,與 仲 家積不相能,事事思中傷之。因 邵 寡,偽造浮言以相敗辱?!?/p>
晃沖之名句,次四兄韻答許下諸公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