宿諾不輕連璧友,新盟借重捍城侯
出自宋代王邁《送鄉(xiāng)先生林{左虎幾換魚右文}磻黃石講會》:
歲暮何時更遠(yuǎn)游,劉蕡下第我色羞。
陽春自古難為和,明月如今肯暗投。
宿諾不輕連璧友,新盟借重捍城侯。
九江儻拒黿鰲餌,何處堪人釣鉤。
注釋參考
宿諾
(1).謂未及時兌現(xiàn)的諾言?!墩撜Z·顏淵》:“ 子路 無宿諾。” 朱熹 集注:“宿,留也,猶宿留之宿。急於踐言不留其諾也?!?唐 陳子昂 《堂弟孜墓志銘》:“始通《詩》、《禮》,略觀史傳,即懷軌物之摽,希曠代之業(yè)。故言不宿諾,行不茍從?!?唐 高適 《東平留贈狄司馬》詩:“古人無宿諾,茲道以為難。萬里赴知己,一言誠可嘆?!?/p>
(2).預(yù)先的許諾,諾言?!杜f唐書·李密傳》:“至於匹夫蕞爾,宿諾不虧,既在乘輿,二三其德?!?清 趙翼 《廬山紀(jì)游》詩:“ 五老 鬚眉更奇古,昴精所化頎而長。見我裹糧踐宿諾,似為拱揖相低昂?!?茅盾 《幻滅》十四:“三個人交換了意見之后,事情就這樣決定下來: 強(qiáng) 仍舊實踐他的從軍的宿諾?!?/p>
璧友
硯名。 宋 陶穀 《清異錄·璧友》:“余家世寳一硯,不知何在,形正圓,腹作兩池,底分三魚口以承之,紫潤可愛,背陰有字云‘璧友’?!?/p>
借重
[enlist sb.'s help;rely on for support] 借別人的權(quán)勢、名望為己謀利
特圣俞子孫不耀,故挾之借重以欺世。——王铚
詳細(xì)解釋(1).借他人的名望、地位以自重。 宋 邵博 《聞見后錄》卷十六引 宋 王铚 《跋范仲尹墓志》:“假名 梅圣俞 ,毀及 范文正公 ,而天下駭然不服矣。且 文正公 與 歐陽公 梅公 立朝同心,詎有異論?特 圣俞 子孫不耀,故挾之借重以欺世?!?明 李贄 《自刻<說書>序》:“既自刻矣,自表暴矣,而終不肯借重於人,倘有罪我者,其又若之何?” 瞿秋白 《蕭伯納并非西洋唐伯虎》:“可是,又舍不得他這個‘老頭兒’,偏偏還要借重他?!?/p>
(2).用作請人幫忙的敬詞。 清 李漁 《意中緣·入幕》:“我這幕府缺人,要借重先生秉筆?!?田漢 《洪水》第一場:“縣長說要借重你哩?!?/p>
(3).指從別人那里取得支持和幫助。 mao{1~1}澤{1*1}東 《增強(qiáng)黨的團(tuán)結(jié),繼承黨的傳統(tǒng)》:“還要團(tuán)結(jié)所有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,借重一切有用的力量?!?/p>
捍城
(1).保護(hù);保衛(wèi)?!蹲髠鳌こ晒辍罚骸罢远Y成,民是以息,百官承事,朝而不夕,此公侯之所以捍城其民也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言燕享結(jié)好,與鄰國通和,甲兵不興,人得安息,所以蔽捍其民若如城然,故云所以捍城其民也?!薄端螘ぶx晦傳》:“ 道濟(jì) 職惟上將,捍城是司。”
(2).保衛(wèi)疆土的將帥。《晉書·明帝紀(jì)》:“諸方岳征鎮(zhèn),刺史將守,皆朕捍城,推轂于外,雖事有內(nèi)外,其致一也?!?宋 王安石 《次韻公辟正議書公對語申之以祝助發(fā)一笑》:“故人辭祿未忘情,語我猶能作捍城?!?/p>
王邁名句,送鄉(xiāng)先生林{左虎幾換魚右文}磻黃石講會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