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物紛紛何足問,故人眷眷莫相違。
出自宋朝陸游《去國待潮江亭太常徐簿宋卿載酒來別》
昨解魚符已徑歸,偶隨尺一起柴扉。
蹔留已媿黔吾突,久住空令緇客衣。
外物紛紛何足問,故人眷眷莫相違。
從今再見應(yīng)無日,長與沙鷗共釣磯。
注釋參考
外物
(1).身外之物。多指利欲功名之類。《莊子·外物》:“外物不可必,故 龍逄 誅, 比干 戮, 箕子 狂, 惡來 死, 桀 紂 亡?!?南朝 梁 沉約 《述僧中食論》:“心神所以昏惑,由于外物擾之。擾之大者其事有三:一則勢利榮名,二則妖妍靡曼,三則甘旨肥濃。” 唐 高適 《同群公宿開善寺贈陳十六所居》詩:“談空忘外物,持誡破諸邪。” 宋 曾鞏 《救災(zāi)議》:“先王之於救災(zāi),髮膚尚無所愛,況外物乎!” 明 方孝孺 《贈林公輔序》:“彼或不知自身重而為外物所移奪者,自輕者也?!?/p>
(2).謂超脫于物欲之外?!肚f子·大宗師》:“參日而后能外天下,已外天下矣,吾又守之,七日而后能外物。”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明本》:“外物棄志,滌蕩機(jī)變,忘富逸貴,杜遏勸沮,不恤乎窮,不榮乎達(dá),不戚乎毀,不悅乎譽,道家之業(yè)也?!?唐 杜甫 《渼陂西南臺》詩:“勞生愧 嚴(yán) 鄭 ,外物慕 張 邴 ?!?/p>
(3).指外界的人或事物。《南史·齊豫章文獻(xiàn)王嶷傳》:“訊訪東宮玄圃,乃有栢屋,制甚古拙,臣乃欲壞取以奉太子,非但失之于前,且補接既多,不可見移,亦恐外物或為異論,不審可有垂許送東府齋理不?”《梁書·陶弘景傳》:“雖在朱門,閉影不交外物,唯以披閲為務(wù)?!?唐 元稹 《贈樂天》詩:“不是眼前無外物,不關(guān)心事不經(jīng)心?!?宋 陸游 《感懷》詩:“一窗修燈下,超然傲 羲 軒 。外物自變遷,內(nèi)景常默存。”
紛紛
紛紛 (fēnfēn) 多而雜亂 numerous and confused;in succession 千里黃云白日曛,北風(fēng)吹雁雪紛紛?!啤?高適《別董大》 紛紛暮雪下轅門,風(fēng)掣紅旗凍不翻?!啤?岑參《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》 一個接一個地,接二連三地 one after another 霓為衣兮風(fēng)為馬,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?!啤?李白《夢游天姥吟留別》何足
猶言哪里值得。《史記·秦本紀(jì)》:“﹝ 百里傒 ﹞謝曰:‘臣亡國之臣,何足問!’” 晉 干寶 《搜神記》卷一六:“ 穎 心愴然,即寤,語諸左右,曰:‘夢為虛耳,亦何足怪?!?明 李贄 《復(fù)夏道甫》:“再勤學(xué)數(shù)年便當(dāng)大捷矣,區(qū)區(qū)一秀才,何足以為輕重?!?魯迅 《且介亭雜文二集·非有復(fù)譯不可》:“但因言語跟著時代的變化,將來還可以有新的復(fù)譯本的,七八次何足為奇,何況 中國 其實也并沒有譯過七八次的作品。”
人眷
家眷。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二一:“其時有一個姓 王 的部郎家中,人眷不時有病?!薄冻蹩膛陌阁@奇》卷二一:“使宅上人眷不寧者,此子也。”
相違
(1).互相避開。《左傳·成公十六年》:“有淖于前,乃皆左右相違於淖?!?/p>
(2).彼此違背。 晉 陶潛 《歸去來兮辭》:“世與我而相違,復(fù)駕言兮焉求?” 宋 蘇軾 《戲題巫山縣用杜子美韻》:“直知難共語,不是故相違?!?孫犁 《秀露集·耕堂讀書記(二)》:“然泛覽古人日記,實與此道相違。”
陸游名句,去國待潮江亭太常徐簿宋卿載酒來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